今年3月,農業部啟動實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推進化肥減量提效。我市化肥使用情況如何,化肥減量會不會對糧食增產造成影響?農業部門對此採取了哪些舉措?
施肥不是越多越好
農諺講,化肥是糧食的「糧食」。但實際上,化肥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資料顯示,我國農作物畝均化肥用量高於世界已開發國家水平。在農業生產中,部分農民靠經驗估計,盲目施肥、過量施肥,導致化肥利用率低,浪費巨大。據測算,我國化肥有效利用率僅有35%,65%被白白浪費掉。
專家認為,長期過量使用化肥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造成土壤酸化、板結,降低農業耕種價值;造成地下水、河流富營養化日趨嚴重;造成資源浪費,導致增加成本不增加產量,並造成了低品質的農產品,給農民帶來損失。
市耕地質量保護站高級農藝師王志強介紹,各地土壤性質千差萬別,作物各有特性,對「症」下「肥」,適量均衡,才能發揮肥料的最佳效用。
科學施肥保證不減產
統計資料表明,在糧食單產實現「十一」連增的同時,我市的化肥施用量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從2007年的27.6萬噸(折純)已經降至2013年的23.5萬噸,年均下降超2個百分點。王志強介紹,減肥不減產,靠的是科學施肥。一是大力推廣高利用率肥料,碳酸氫銨曾以低廉的價格、快捷的肥效深受農民歡迎,但碳銨易揮發損失,肥料利用率低,隨著尿素、復混肥等高利用率肥料的推廣,碳銨的使用量呈明顯下降趨勢。以啟東為例,碳銨用量從2000年的6.2萬噸下降到2014年0.54萬噸。二是推廣測土配方技術,農業部門為耕地「體檢」,為農作物設計「營養套餐」,缺啥補啥,目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我市主要農作物的覆蓋率達80%左右。三是積極推廣商品有機肥使用,農民使用商品有機肥可獲得省、市、縣補貼,廣受農民歡迎。
多措並舉實現零增長
市農委根據農業部的部署,提出「增產、經濟、環保」一個都不能少的科學施肥新理念,將通過實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走節本增效、可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積極推廣肥料新品種應用。示範推廣緩釋肥料、水溶性肥料、液體肥料、葉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調理劑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斷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動肥料產業轉型升級。同時轉變施肥方式,因地制宜推進化肥機械深施、機械追肥、種肥同播等技術,在高效經濟作物和園藝作物上推行水肥一體化技術。
加快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在經濟作物上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推廣力度,提高技術覆蓋率。強化示範引領,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糧食生產全託管、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為示範平台,加快村、鎮、縣整體推進。強化農企合作,積極推進配方肥應用落地。強化智能化信息服務,利用智能化觸控螢幕、配肥機、手機等查詢設備,發布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方案。
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使這些田塊旱能灌、澇能排,減少肥料使用量。建立耕地質量提升綜合示範區,集成推廣應用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種植肥田作物等保護性耕作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基礎地力。力爭到2020年,耕地基礎地力提高0.5個等級以上。
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有機肥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