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扶持、消費升級及消費普及等因素,我國大型遊樂設施登記量2.49萬台(套),大大小小2700個主題公園分布在全國各地,長隆集團、海昌控股逐步發展成為綜合性的旅遊集團,以下是遊樂園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我國遊樂設施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借鑑學習到自主創意研發、從進口到出口的巨變。遊樂園行業分析指出,國內出現了中山金馬、深圳普樂方文化科技有限、北京實寶來遊樂等代表性企業,能夠與國外知名企業展開市場競爭,行業未來成長空間較大。
根據遊樂園行業產業布局數據,2019年我國主題公園市場實現零售額395.5億元,預計2019-2021年間,我國主題公園行業零售額將會以17.7%的年複合增速增長,至2021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60億元左右。
大部分主題公園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且氣候相對溫和的東南沿海地帶,也即華東地區,數量占比達到34%。其次為華南地區,現有主題公園項目22個,占比達到17%。
頭部企業中,華僑城旗下產業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開發模式主要為「旅遊+地產」,例如錦繡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等;華強方特則偏好「IP+數字模擬仿真+數字影視」的建設模式,旗下主要公園為蕪湖方特歡樂世界、青島方特夢幻王國等,大本營在蕪湖、瀋陽、青島等地;長隆集團擅長運營「馬戲+酒店+地產」模式的主題公園例如長隆國際大馬戲、長隆歡樂世界等。
截至2020年5月,與遊樂園相關的企業在國內註冊量超5.2萬家,從經營狀態來看,目前在業、存續的遊樂園相關企業有4.0萬家,占企業總量的76%;已經註銷的遊樂園相關企業有1.1萬家,占比21%。
從新公司註冊量來看,雖然在三、四月份行業受到疫情影響明顯,但是疫情後遊樂園產業恢復狀況良好。遊樂園行業產業指出,2020年1月至今,我國遊樂園相關的企業一共新註冊4094家,註銷和吊銷400家,其中受到疫情影響三月和四月註銷吊銷量最多。去年同期(2019.1.1-5.29),我國遊樂園相關企業新註冊量是3523家,註銷和吊銷1277家。
相比去年同期,今年遊樂園相關企業前5個月新註冊量同比增長16.2%;註銷和吊銷量同比下跌68.7%。考慮到疫情在2、3月份給遊樂園行業造成的巨大衝擊,這樣的增長數據或許表明,疫後國內遊樂園產業恢復狀況相對良好。
目前,我國大型主題公園產業主要參與者是本土企業,國際主題公園集團雖然在國內一線城市已有布局,但由於進入我國市場較晚,市場下沉程度欠缺。隨著我國旅遊業持續發展、旅遊消費持續升級及遊客對主題公園的偏好不斷增強的情況下,我國主題公園市場不斷擴大,造就了一批有一定實力的本土主題公園品牌和公司,形成了華僑城集團、公司、長隆集團、海昌控股、宋城演藝等多家主題公園公司並存發展的局面,以上便是遊樂園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遊樂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遊樂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