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種植牙行業分析報告 >> 種植牙行業產業布局

種植牙行業產業布局

2019-08-28 11:03:5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種植牙是國際上公認的齒科修復首選。2018年我國植牙種、種植體及手術整體市場規模約28.5億元,其中牙齒種植患者占比40.02%,牙齒正畸及頜內正畸占比29.88%,以下是種植牙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種植牙行業產業布局

  種植牙作為一種與天然牙功能、結構以及美觀效果十分相似的修複方式,種植牙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迅速發展成熟,目前已成為國際上公認的齒科修復首選。據美國口腔醫學會統計,2018年美國共有約1500萬例牙搭橋修復或假牙植入,而同期內種植牙植入量約為500萬顆,種植牙在整個齒科修復的占比約25%。

  2018年我國口腔疾病患者人數為68734 萬人,口腔醫院的就診人數為3211萬人,就診患者占口腔患者的比列僅為4.67%。種植牙行業分析指出,我國每百萬人對應的牙醫數量為100 名,而歐美已開發國家每百萬人對應的牙醫數量為500-1000名。我國的口腔醫師還存在著整體學歷水平較低,高水平口腔醫師非常稀缺的問題。

  我國種植牙手術費用差別較大,根據所選用的種植體品牌、牙冠材質的不同,價格會有明顯差異,但總費用基本在8000-22000元區間。種植牙行業產業布局指出,一般來說,種植牙手術成本中,種植體占比最高,在44%左右;其次是手續費及麻醉費,大約占成本的25%;修復材料、種植基台、牙冠分別占13%、12%、6%。

  口腔種植:口腔種植體又稱為牙種植體,還稱為人工牙根。是通過外科手術的方式將其植入人體缺牙部位的上下頜骨內,待其手術傷口癒合後,在其上部安裝修復假牙的裝置。國內企業:華西醫科大學衛生部口腔種植科技中心(成都華西牙種植醫院)、北京萊頓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大學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常州百康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北京西格東方醫療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河北醫大厚朴口腔種植科技中心、鄭州康德鈦製品科技有限公司。

  缺牙修復:缺牙修複目前主要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活動假牙,簡單、便宜,但舒適度、美觀度、咀嚼效率都非常差;第二種是烤瓷牙,在種植牙出現之前,烤瓷牙是比較好的修複方式,但缺點在於:一旦缺了一顆牙齒,就要把兩邊的健康牙磨除。而且烤瓷牙沒有牙根刺激作用,牙槽骨會慢慢萎縮。第三種就是種植牙,是目前兼具美觀和功能性最好的牙列缺損修複方式之一。

  人工種植:我國人工種植牙種植體行業生產企業數量較少,行業產能較低。種植牙行業產業布局指出,未來幾年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人口老年化加深,國內對人工種植牙種植體需求將快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種植牙種植體行業產能將達到21.5萬顆。

  目前,我國種植體以進口品牌為主,大致分為歐美系和日韓系,使用歐美種植體單顆種植牙費用約15000元,使用日韓種植體則在8000元左右。按照單顆種植牙平均費用12000元計算,種植體價格占比約40%,是種植系統最核心的部件。其次是診療及手術費用,占比25%,醫院等級越高、醫生技術越熟練相應價格越高。

  另外,有植牙資質的醫生數量對滲透率也有影響,我國只有11%的牙醫有植牙資格。不過,我國並沒有官方頒發的植牙資質認證(做植牙的醫療機構需要牌照),牙醫只要學習,都是能夠掌握植牙手術。所以,隨著植牙量的上升,會推動植牙資格的牙醫數量上升,這又反過來推動植牙量的上升。

  種植牙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指出,隨著醫生培訓和患者教育的不斷加強,種植牙的滲透率未來將繼續提高。近年來中國市場已成為齒科企業最重要的業績增量來源,相關國內外企業紛紛加強在國內的學術推廣力度,極大的提高了種植牙在普通患者中的普及程度。牙科醫生資源的不足也是限制我國種植牙市場發展的重要原因,通過口腔醫師協會和齒科企業的合作培訓、海外醫生引進等手段,情況有望大幅改善。預計未來幾年內,種植牙市場仍將保持30%以上的較快增速。

更多種植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種植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