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藥材產業鏈包括中藥材種植、養殖、採集、銷售。隨著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近幾年,我國中藥材種植行業呈穩步發展態勢,以下是2023年中藥材種植行業數據統計。
我國早在唐代就開始了中藥材的栽培種植實踐,清代開始大規模種植中藥材,但多品種大量種植始於上世紀50年代。從藥學家試種、商業性栽培、分散個體種植,到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栽培基地生產,中藥材種植經歷了萌芽期、發展期、成長期和興盛期。中藥材種植行業數據統計指出,目前種植品種達200多種,其中六七十種已形成較大規模生產能力。三七、人參、地黃、白朮、川芎、紅花等大宗品種已不再使用野生藥材。
近年來,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快速增長,中藥材種植已成為部分地區、特別是貧困山區調整種植業結構、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中藥材種植行業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中國中藥材種植面積上升至5250萬畝,同比增長2.54%。
隨著中國中藥材種植面積不斷增長,促進我國中藥材產量不斷上升。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中藥材產量為450.5萬噸,同比增長3.23%。中藥材產量不斷增長,為我國中藥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
目前,我國中藥材種植行業的主要龍頭企業分別是中國中藥、白雲山、雲南白藥和同仁堂。中藥材種植行業數據統計指出,中國中藥和同仁堂均完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從地區分布來看,中國中藥的種植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南、東北和華中,而同仁堂則是以北方為主,華東為輔。
截止到2022年,中國中藥積極協調各附屬公司建設合作基地,在全國22個省都有種植,合作種植面積九萬餘畝,覆蓋藥材品種69種。
農業農村部也印發《「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其中指出,2022年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4358萬畝。隨著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中藥材消費呈穩步增長態勢。「十四五」期間,穩定種植面積,提升藥材質量,提高安全水平,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到2025年,全國中藥材面積穩定在4500萬畝左右,道地藥材面積占總面積50%以上。
整體來看,新冠疫情的出現,讓國家開始重視中藥材種植行業的發展,2022年有許多相關政策落地,預計2023年行業將快速發展。
以上就是2023年中藥材種植行業數據統計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