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產它是國民經濟中全部涉海經濟活動的最終反應。從核算框架來說,海洋經濟核算體系保持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之間相對應的關係。從核算內容來講,海洋生產總值反映的是海洋經濟活動的總量指標,與國民經濟核算中的國內生產總值相對應,並實現了海洋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從核算範圍來看,海洋經濟核算範圍涉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20個門類,70個大類,172個中類和313個小類,將國民經濟行業中的所有涉海行業納入其中。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近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經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我國實現海洋生產總值2.5796萬億元,同比增長8.6%。具體來看,上半年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1091億元,同比增長5.2%;海洋第二產業增加值1.1868萬億元,同比增長9.1%;海洋第三產業增加值1.2837萬億元,同比增長8.9%。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總體平穩,海洋經濟結構已進入加速調整期,儘管部分傳統產業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但企穩向好勢頭明顯,海洋服務業、海洋新興產業發展亮點增多,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
海洋傳統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一是海洋漁業穩中有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受海洋資源衰退的長期影響,近海捕撈量有所下降,但遠洋漁業發展形勢良好,上半年海洋漁業實現增加值1689億元,同比增長4.4%。二是海洋船舶工業企穩回升,結構調整加快。受全球造船市場回暖的影響,海洋船舶工業止跌回升,上半年實現增加值605億元,同比增長4.9%。三是海洋油氣業實現恢復性增長。受近海油氣資源所限,我國海洋油氣產業總體平穩,上半年海洋原油產量2213萬噸,同比減少2.2%,天然氣產量60.874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7%。受國際油價上漲的影響,我國海洋油氣業實現增加值849億元,同比增長14.7%。四是海洋鹽業結構調整成效初現。上半年鹽業實現增加值29億元,同比增長6.9%。
在海洋新興產業方面,海洋生物醫藥業持續快速發展,實現增加值119億元,同比增長17.2%,增速位居各產業之首。海洋電力業發展較快,實現增加值51億元,同比增長16.2%。海水利用業仍處於起步階段,上半年實現增加值7億元,同比增長7%,尚未達到國家規劃預期。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海洋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一是海洋旅遊業持續快速增長。郵輪、遊艇、休閒漁業等新型業態規模迅速擴大,海洋文化節慶活動精彩紛呈,優秀海洋文化作品不斷湧現,助推了海洋旅遊業的發展。上半年,海洋旅遊業實現增加值3966億元,同比增長9.7%,海洋旅遊業對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加凸顯。二是海洋交通運輸業平穩增長。上半年,海洋交通運輸業實現增加值2240億元,同比增長8.9%,沿海港口生產保持增長,航運市場緩慢復甦,助推海洋交通運輸業實現穩步增長。
相關海洋能行業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海洋能市場深度分析報告。
更多海洋經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海洋經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