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2014年經廣東口岸進口金屬加工工具機(以下簡稱「工具機」)3萬台,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1.1倍;價值121.4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53.3%。2014年前7個月,經廣東口岸工具機進口量呈逐月遞增態勢,8-11月進口量逐步回落,同比則持續高速增長,全年有8個月同比增幅超過1倍。12月當月進口2197台,同比增加66.6%,環比增加1.5%(下圖)。
2014年經廣東口岸進口工具機的主要特點
(一)一般貿易進口占七成,「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進口激增。2014年,經廣東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工具機2.1萬台,增加59.2%,占同期經廣東口岸進口工具機總量的70.1%。同期,以「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方式進口8698台,激增7.3倍,占29.2%。
(二)外商投資企業進口占半壁江山。2014年,外商投資企業經廣東口岸進口工具機1.6萬台,增加1.4倍,占同期經廣東口岸進口工具機總量的52%。同期,私營企業進口1.2萬台,增加97.6%,占41.8%;國有企業進口1801台,增加11.1%,占6%。
(三)自日本、台灣和歐盟進口量合計占比超9成。2014年,經廣東口岸自日本進口工具機1.8萬台,增加3.2倍;自台灣進口5936台,增加11%;自歐盟進口3013台,增加11.9%,其中自德國進口2217台,增加14.7%。上述3大市場合計占經廣東口岸進口工具機總量的91.5%。
(四)加工中心進口量增價跌 ,數控工具機進口量價齊跌。2014年,經廣東口岸進口加工中心1.8萬台,增加3.3倍,進口均價為每台34.4萬元,下跌36.1%;進口數控工具機2561台,減少0.9%,進口均價為每台90.7萬元,下跌23.2%。
2014年經廣東口岸進口工具機數量倍增的主要原因
需求旺盛拉動工具機進口。據國際行業研究機構數據顯示,我國工業機械和運輸設備行業的強勁增長,將會刺激我國對工具機的需求穩步增長,預計2017年我國對金屬成型工具機的需求將每年增長9.7%。據廣東統計局數據,2014年1-11月,廣東製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3639.79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0.7%,汽車製造業增長10%,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7.6%。廣東製造業生產穩定增長,對工具機需求增加,拉動廣東工具機進口。
當前進口工具機值得關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一)我國高端工具機競爭力較弱,對進口依賴程度高。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國內工具機行業的市場需求也逐步向高速、精密、智能和綠色方向發展。然而,與市場需求不相協調的是,我國在高端工具機生產方面還存在明顯的技術瓶頸,一是穩定性並未提高,仍然保持在300小時左右,二是仍然無法實現複雜加工技術的實際應用。以技術含量較高的加工中心和數控工具機為例,我國在加工中心、數控切齒機、齒輪磨床和數控磨床領域的TC指數均接近-1,與日本、德國等國家相比,幾乎不具競爭能力。中國工具機目前的現狀,無法滿足加工企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給進口高端工具機留下巨大的市場空間。
(二)國產工具機行業產業結構與產品結構亟需調整。目前,我國工具機行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矛盾尚未有效緩解,低端產能過剩、高端能力不足矛盾仍顯突出。隨著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相當部分需求轉向高檔工具機,加上國外市場中低檔需求疲軟,而我國工具機產品大部分處於中低檔,產能過度擴張,造成相關企業訂貨不足、銷售不暢和庫存增加,面臨眾多困難。在此情況下,按照簡單擴大生產規模的思路和做法實現增長難以為繼,但在延長產業鏈和提供增值服務方面卻有著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更多金屬加工工具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金屬加工工具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