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半年多的個位數增長後,2015年6月份財政收入同比增速再次回到兩位數上。
財政部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6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3萬億元,比2014年同月增長13.9%,同口徑增長12.1%,增幅比5月份提高8.7個百分點。
6月份財政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部分機構集中上繳利潤增加較多以及房地產市場的回暖使得相關稅收增幅回升。
具體收入項上,6月份增長較快的有國內消費稅861億元,同比增31.4%;營業稅1711億元,同比增11.6%;企業所得稅2740億元,同比增17.5%;個人所得稅758億元,同比增28.2%;四項與房地產相關的稅收(契稅、土地增值稅、耕地占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6月份合計同比增長3.7%,增幅比上月回升9個百分點,年內首次實現正增長。
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9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6%。影響財政收入情況的直接因素就是經濟發展,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低於7%的GDP增速,也反映出政府在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方面為企業減輕了不少負擔。
對於上半年財政收入情況,財政部認為,總的看,2015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偏低,比去年同期回落4.1個百分點。
收入增幅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進口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滑、進口額下降導致進口稅收大幅下降;二是工業增長放緩,尤其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持續下降導致按現價計算的增值稅等稅收低增長;三是企業利潤增幅回落使企業所得稅增幅相應回落;四是加快出口退稅進度使出口退稅額增加較多;五是受前幾個月商品房銷售低迷影響,房地產營業稅、房地產企業所得稅、契稅、土地增值稅、耕地占用稅累計收入普遍下降;六是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減輕了企業負擔,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財政減收。
財政部稱,2015年下半年,財政增收壓力較大,要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