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小編了解,自2015年開年以來因受市場低迷、銷售乏力、倉庫爆滿以及資金回籠困難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陶瓷企業不能及時消化庫存,陸續出現減產、停產現象。近期,「2015年1~9月份瓷磚產量同比下滑20~30%」更是在陶瓷業內人士間流傳。
毋容置疑,在被冠以「史上最嚴峻」的2015年裡,不少陶瓷企業在市場低迷與環保壓力的壓迫下,被迫減產或是停線,以緩解企業壓力。早前,本報記者已對泛高安、泛夾江、山東淄博、河南內黃、河北以及陝西等全國多個產區的生產情況進行調查。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中旬,上述六產區共有近100條生產線處於停產狀態。
此前,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北京、天津、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內蒙等7個省、區、市有超萬家企業停產,鋼材、焦化、水泥、玻璃、陶瓷等行業是停產的重點,其中,僅河北省就有38家陶瓷企業被限產,山東也有39家企業被限產,此外,還有河南、山西、內蒙等地區陶瓷企業也被限產。
另外,廣東產區也有部分陶瓷企業因環保或市場壓力出現停產整頓,如正德陶瓷9月7日張貼的公告顯示,因5號線環保環評未通過審核而暫停調整,也有因市場環境和各方因素被迫於7月20日停產整頓的藍谷陶瓷等。就此,業內人士分析稱,與往年相比,2015年因環保與市場壓力而停產的陶瓷企業「徒增」,1~9 月份瓷磚產量下滑20~30%是正常且必然的現象,甚至下滑的幅度遠不止於此。
日前,記者對廣東恩平蒲橋新型建材工業園陶瓷企業進行調查。初步統計發現,該工業園現有建陶企業14家,瓷磚生產線79條,目前除了嘉俊與新錦成等少數幾家陶瓷企業暫時未出現減產或停線外,其餘陶瓷企業均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生產線停產現象,有些企業甚至過半數生產線處於停產狀態。
據知情人透露,該園區的某陶瓷企業共有近10條生產線,年初迫於市場與環保壓力僅開了5條生產線,而後陸續停線,目前僅剩3條生產線出磚。
「現在,我們聚在一起的話題總是圍繞某某陶瓷廠又停了幾條線、某某陶瓷廠有一半生產線停產了……」部分陶瓷企業採購員對當下企業停產現象調侃道。而且,記者也常聽原料供應商訴苦說,「我們害怕一覺醒來,打開微信朋友圈看到『某某陶瓷廠遭到供應商圍堵』、『某某陶瓷廠迫於環保或市場壓力即日起停產』,因此今年類似情況發生太多了,擔心踩中『地雷』收不回貨款。」凡此種種,在受訪採購員與供應商看來,2015年1~9月份瓷磚產量同比下滑是絕對的,但是具體下滑幅度無法估計,2015年陶瓷行業的嚴峻程度超乎他們想像,盼望此類「膽戰心驚」的日子早些過去。
雖然目前已經進入「銀十」,全國各地房地產或農村自建房等裝修迎來小高峰,但是目前嚴峻的形勢,讓陶瓷人難以「喘氣」,他們並不認為「銀十」能帶來多大的好轉。受訪者認為,目前陶瓷行業洗牌加速,企業要多方增強抵禦市場風險和危機的能力。
更多瓷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瓷磚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