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信貸銀行《2015全球財富報告》的統計說,中國家庭財富總額2015年已達22.8萬億美元,較2014年增加了1.5萬億美元,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家庭財富受股市影響小
報告說,按當期幣值計算,全球財富總值自2014年年中起至2015年年中減少12.4萬億美元至250.1萬億美元,跌幅為4.7%。若按固定匯率計算,全球財富總值上升13萬億美元,增幅為5.1%。報告預計,儘管近年經濟增長出現放緩,全球財富總量仍將繼續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345萬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38%。
按國家統計,全球最富裕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85.9萬億美元)、中國(22.8萬億美元)及日本(19.8萬億美元)。中國今年取代日本居第二位,這主要是由於受日元匯率走勢影響,日本家庭財富下跌15%。
報告指出,自本世紀初以來的15年間,中國家庭的財富總量已增至之前的5倍,人均財富占有量也從2000年的5672美元增長到現在的22513美元。
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體相比,中國家庭財富多體現為金融資產的形式。報告說:「金融資產僅占中國家庭財富的一半,而股票只占金融資產小部分,故中國家庭財富受股市走勢的影響較預期小。」報告同時認為,相較於其他轉型經濟體來說,中國財富分配不均的狀況並不嚴重。
中產占中國人口11%
中國富豪數量近年來在迅速增長。百萬富翁人數已經超過100萬,個人資產超過5000萬美元的超高淨值人士多達12萬,人數上僅次於美國。
報告預測,中國的財富總值2020年前將增至36萬億美元,在全球財富345萬億美元中占比10.4%,仍居第二位。屆時中國的百萬富翁人數將達232萬名,全球排名第六。
報告顯示,全球中產階級成年人已由2000年的5.24億增至2015年的6.64億,相當於成年人口的14%。中國中產階級雖然只占全國成年人口的11%,但按絕對值計算卻是全球最多,達1.09億人,超過美國的9200萬。
報告以美國作為基準國家,以擁有5萬至50萬美元的財富(按2015年年中的價格計算)來界定中產階級成年人,並採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購買力平價,按本地購買力計算,得出其他國家的等值中產財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