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POY生產效益差,長期處於虧損狀態。6月27日,POY四大戶桐昆、恆逸、新鳳鳴、雙兔齊聚(四家POY日產達一萬八千左右)達成聯盟:四方統一定價!
從目前聯盟的效果來看,近日滌綸長絲各產品出現明顯的拉漲態勢,特別是POY,盈利面出現好轉。聚酯市場也終於抓住了上半年的尾巴熱鬧了一番,下游採購熱情高漲,滌綸長絲產銷頻頻破百。
例如半光FDY75D/36F報價上漲至7650元/噸附近,與上周同期相比,上漲了300元;DTY150D/288F報價上升至8700元/噸,上漲了200元;而POY150D/144F報價則大幅走高至7100元/噸左右,與上周同期相比,上升了近500元。
緣何POY漲勢遙遙領先,究其原因仍是今年滌綸長絲生產利潤增速的分化。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6月,滌綸POY150D/48F平均利潤為-189.10元/噸,同比下滑507.29%;滌綸FDY150D/96F平均利潤為109.24元/噸,同比上升204.65%。差距如此之大,廠家為了平衡產品之間的利潤,不得不拉漲POY的價格,這也就成為了「四強聯盟」會議召開的導火索。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滌綸長絲兩大品種利潤一正一負,一升一降呢?
其一,投產比例失衡。2016年1-6月,我國熔體直紡滌綸長絲行業共新增三套裝置,分別為桐昆恆騰二期50萬噸、江蘇立新10萬噸、新鳳鳴中盈二期30萬噸,共計90萬噸。其中,滌綸POY新增產能81萬噸(具體包括80萬噸半光POY和1萬噸陽離子POY),滌綸FDY新增產能7萬噸(陽離子FDY)。簡單算一下,滌綸POY與滌綸FDY產能投產比例接近10:1。
從實際產量來看,截至2016年6月末,新增半光POY共計2400噸/日,具體包括桐昆恆騰二期1600噸/日、新鳳鳴中盈二期800噸/日;新增陽離子產品240噸,具體包括陽離子POY200噸/日、陽離子FDY40噸/日。
其二,需求季節性差異。今年上半年,常熟經編行業主打產品法蘭絨、珊瑚絨訂單數量明顯不及去年同期,導致經編機開工負荷整體偏低,對於生產原料120D/192F、150D/288F等需求不振,同時長興噴水磨毛布(主要原料75D-300D等)走貨平平,當地企業普遍表示資金回籠緩慢,因此對原料的補倉操作均相對謹慎。
相反,滌綸FDY需求情況整體表現良好,吳江噴水牛津布、海寧經編仿超柔、紹興圓機搖粒絨和針織類產品表現均相對動銷。
那麼,下半年的聚酯行情是否會呈現優於同期的狀況呢?下面簡要分析下:
從圖一可以看到,聚酯的開工率呈現明顯的季節性規律。春節前後,聚酯的停車產能較多,開工率處於全年低點,春節後聚酯的開工率逐步回升,通常認為,4-5月和9-10月是聚酯旺季,而6-8月是傳統淡季。
為何今年二季度的聚酯開工率優於同期呢?
細看近幾年的聚酯開工率走勢可以發現,今年春節前後聚酯的開工率處於歷年低位,聚酯工廠停車的產能之多可見一斑,僅滌綸長絲的停車產能就在900萬噸以上。因此,春節之後,聚酯工廠的庫存壓力較往年小,加之春節前終端庫存備貨相比往年同期少得多,使得聚酯年後的銷售較同期順暢。這也促使春節以後聚酯的開工率迅速攀升,今年4月聚酯的開工率創歷年同期新高。
但即便二季度聚酯的開工率情況優於往年同期,我們依然發現,今年聚酯的季節性規律並沒有改變,在4-5月的高負荷後,6月的開工率出現下滑,只是負荷下降的幅度較同期偏小。
G20峰會的召開涉及環保問題,雖然截至目前,聚酯企業方面,暫未出台明確的檢修計劃,但是根據統計,G20峰會所涉及的浙江和上海地區所占的聚酯產能達到總產能的45%,那麼按照6月80%的聚酯負荷來算,影響每日聚酯產量在4.6萬噸附近。
當然,實際上到G20召開前夕聚酯企業的實際負荷就會陸續下調,同時考慮到企業的實際執行力度,有效影響產能未必能達到如此多的數量。但G20峰會對聚酯產生的影響顯然將在8月中下旬開始顯現。
從圖三可以看到,雖然聚酯在今年4月份以來維持著較好的開工率,但是聚酯的整體庫存並不高。如果G20期間聚酯需要大面積停車,那麼下游在會議召開之前勢必需要備貨,而節後也需要補庫,因此,今年的7、8月份雖然處於傳統淡季,但聚酯工廠的開工情況或較往年偏好,即呈現淡季不淡的狀況。
綜上所述,雖然當前聚酯的開工率較往年同期偏好,但聚酯的季節性規律依然有效,繼6月份聚酯開工率小幅下滑後,預計7月份將會繼續走弱,只是幅度有限,而受G20峰會的影響,8月中下旬開始,聚酯的開工率或迎來今年的再一個低點。(中國綢都網)
更多滌綸長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滌綸長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