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市場的蓬勃發展使世界目光聚焦於此,根據機器人多方數據顯示,中國機器人自主品牌規模增速繼續加快,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機器人消費國。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表明: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為24.8萬台,同比增速12%。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85億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123億美元。其中,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全年銷量累計6.67萬台,占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超過1/4,中國自2013年起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
9月,全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5728台,同比大幅增長35.1%。從2016年前9月來看,全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5.09萬台,同比增長達30.8%。
2016-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研發及生產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表明,2010-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以年均35.5%的速度增長,2015年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到6.8萬台,占全球銷量比重超過1/4,實際銷量比上年增長31.3%,連續三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表示,機器人作為我國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是製造業實現智能化的關鍵支撐裝備。他表示,為了創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構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國家發改委將認真落實《中國製造2025》、《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創新政府管理模式,促進產業發展。
據悉,國家多部委正聯動推進建立我國機器人產業標準、檢測認證體系,首批機器人認證項目已經啟動,並將於近期正式發布認證標誌和首批獲證企業情況。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資本向機器人產業聚集,國內相繼湧現出數千家相關企業,許多城市建立機器人產業園,機器人行業從業人數也大規模增長。百度、科大訊飛等企業的超級人工智慧平台開始向谷歌、臉譜等跨國大公司看齊。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已經成為美國矽谷以外全世界最具活力的人工智慧研發高地之一。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丁漢表示,目前我國機器人的重大研究計劃有三個代表性成果,具體包括機器人加工、康復機器人和機器人作業系統等。
不僅如此,國內企業正加速樹立機器人自主品牌,並通過國際併購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場。此前,我國工業機器人生產主要集中在本體和集成端,核心零部件的缺失抬高國內工業機器人成本,制約行業發展。
機器人的事業要發展壯大,關鍵問題就是加強基礎研究,比如控制算法、傳感技術等。「離開了基礎研究機器人技術則無法突破。」丁漢說。
我國機器人產業應在技術、市場應用等方面加速布局。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所長趙傑認為,機器人的前沿技術、關鍵共性技術、新一代機器人的平台,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的相關核心技術等都應是我國機器人產業重點布局的方向。
業內專家還表示,要積極運用股權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資本市場力量助推技術和產業化發展,但要避免在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中的「低水平、同質化」現象。
更多工業機器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業機器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