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晚間,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商品城」)發布公告,預計公司2016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長50%到55%。
公告顯示,2015年同期小商品城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8,840.19萬元,每股收益為0.13元。
對於業績預增的原因,小商品城表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荷塘月色、鳳凰印象等存量房產交付超上年,房地產利潤同比增長較大;一區東擴市場等投入運營增加利潤;融資規模及融資成本雙降,財務費用同比減少。
2016-2021年中國商品信息渠道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品城自成立以來,持續獲得國家政府、浙江省政府和義烏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提出要深化國企改革,混改是國企改革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同時,浙江省國資委公布了浙江國資國企改革最新進展,將把推進國有資產證券化作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要方式,積極推動省屬企業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培育工作。此前,小商品城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義烏購,引進第三方民營資本,成立新義烏購公司,在改革方面做探索,未來伴隨浙江省國企改革落地步伐加速,公司或將繼續走在混改前列。
劉章明談到,傳統零售近來增速放緩,電子商務在經歷了最初幾年快速發展後,也日趨穩定,維持在20%左右,預計2017-18年會保持在17%附近,目前,小商品城市場經營面積550多萬平方米,全球採購商百萬級,商戶7萬多家,180萬不同種類商品幾乎囊括所有日用工業品,輻射200多個國家與地區,線下資源豐富,2016年12月1日設立供應鏈管理公司進一步整合完善供應鏈體系,為商戶降低物流成本。公司發展B2R模式從生產商直對零售商,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通過一站式倉儲批發伴隨自主網絡下單,貨物當天可以送到零售商手中。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商品市場,小商品城具備優秀資源稟賦,
網絡記者此間也了解到,小商品城先後建成國際商貿城一、二、三、四、五區市場、篁園服裝市場和國際生產資料市場、一區東擴市場;在建市場包括義西國際生產資料市場二期、國際商務中心項目。現有營業面積550餘萬平方米,商位7.5萬個,從業人員超過21萬,日客流量21萬人次,經營26個大類、180萬個單品,商品輻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租金市場化成為目前小商品市場經營的重要變革點,過去商位價格按照政府指導價招租,導致實際商位價值與租金價格相差較遠。私下轉讓、私自抬價現象明顯。公司於2015年11月24日首次使用市場化招租為一區東擴市場招商,未來還將用於一區、二區市場,通過市場競標方式,讓商戶投標,最終價格由市場決定,中標後再追加一筆入場資格費,以此體現市場實際價值,並提高招商引資質量,為小商品城的治理與盈利帶來可觀改善。
劉章明認為,小商品城是具有強烈資源稟賦的產業龍頭,近期市場化收租模式+房產優質項目集中交付帶來業績增量,未來將維持穩定增長態勢;通過義烏購B2R大平台與「合計劃」實現線上線下大融合,打造千億級電商平台;公司實踐「走出去」戰,順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再造下一個輝煌;線上、線下無縫對接打造新零售,小商品城也因其線下渠道+供應鏈優勢或將首先受益本輪新融合。
更多商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商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