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肥料行業效益大幅下滑,業內人士表示,複合肥業績下滑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農產品價格低、農民種植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同樣影響到複合肥行業;二是複合肥行業利潤遠高於單質肥,這使得複合肥裝置大量興建,有些單質肥廠家也轉向複合肥,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價格戰在所難免。
2017年伊始,隨著原料價格的不斷上揚,全國複合肥企業的報價也跟隨上漲,漲幅達300-400元/噸左右,但1月初,複合肥的市場需求並未與價格一同迎來開門紅,整體來看,全國各地的市場需求情況仍存隱患,接下來我們來回顧一下2016年中國複合肥進出口數據。
眾所周知,我國複合肥進口以三元複合肥為主,出口以含氮磷兩種元素的二元複合肥為主。2016年受經濟增速放緩、農作物價格低迷等系列因素影響,複合肥進出口均出現量價齊跌局面。
其中進口方面,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12月我國進口三元複合肥113.22萬噸,進口均價在490美元/噸,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22.54%和13.27%.
從進口明細來看,我國進口的複合肥主要來自挪威、俄羅斯聯盟和比利時,三地區的進口數量占我國複合肥總進口量的81.04%,其次是來著芬蘭、羅馬利亞、德國和以色列,2016年全年四個國家的發往中國的複合肥數量在17.07萬噸,占總進口量的15.07%。與去年數據相比,來自各國的數量均有所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挪威。另外從複合肥入關的地區來看,多數從南方海關入關,其中黃埔海關是主要入關地;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從黃埔海關入關的三元複合肥數量在61.08萬噸,占總進口量的54%.主因是我國進口的複合肥多為高端複合肥,主要施用在經濟作物上。
出口方面,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12月我國出口氮磷二元複合肥65.23萬噸,出口均價在226美元/噸,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20.39%和24.41%.
從進口明細來看,我國出口的氮磷二元複合肥主要來自江蘇張家港和山東煙臺,兩地的出口量占據我國二元出口的半匹江山;其次是湖北宜昌和安徽銅陵,年出口量在5萬噸左右;另外,出口量超過2萬噸還有貴州貴陽、雲南昆明和湖北黃岡。從貨源流向來看,我國出口的二元複合肥主要銷往東南亞和非洲地區,其中出口至菲律賓的數量在21.08萬噸,占總出口量在32.31%;其次印度和泰國,數量合計在18.18萬噸,占我國總出口量的27.87%;另外瓜地馬拉、緬甸、莫三比克,從我國進口二元複合肥數量均超過2萬噸。
2017年,我國複合肥出口關稅調整較為明顯。其中三元複合肥出口關稅下調10%至20%;氮磷二元肥出口關稅下調5%,執行零關稅;磷鉀二元肥出口關稅維持在5%。而進口關稅方面整體不變,繼續對氮磷鉀三元複合肥實行進口關稅配額管理,配額內進口關稅稅率名義為4%,實際按1%暫定關稅執行。關稅的調整,利於我國肥料的走出去,同時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落實,今年複合肥出口量有望增加。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複合肥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預測,2017年複合肥的價格受成本(環保、原料、運輸)等壓力的影響一路上行,但市場的需求卻萎靡不振,二者的矛盾短期內應很難得以解決,春節前複合肥的需求難以回暖,春節後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複合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複合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