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稱央行)發布了 2016 年支付業務統計數據,2016 年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 1251.11 億筆,金額達 3687.24 萬億元。其中,移動支付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網上支付也穩步增長,電話支付業務則出現回落。
數據顯示,2016 年我國移動支付業務共發生 257.1 億筆,同比增長 85.82%,漲勢迅猛,移動支付金額也達到 157.55 萬億元;但網上支付業務依然是非現金類支付的主力軍,共發生 461.78 億筆,同比增長 26.96%,金額更是達到 2084.95 萬億元;比起前兩者,電話支付的「領土範圍」在進一步縮小,業務筆數同比下降 6.61%。
在移動支付業務中,發生在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業務貢獻了主要力量。而且隨著這些第三方支付手段對人們生活場景的覆蓋,使用移動支付的用戶也在快速增長。
數據統計,2016 年我國非銀行類支付機構累計發生網絡支付業務 1639.02 億筆,暴增 99.53%;支付金額的增長率更是超過了 100%,達到 99.27 萬億元。
雖然第三方平台來勢洶洶,但傳統的銀行機構也並不想錯過移動支付這一塊大蛋糕。銀聯有傳統的渠道優勢,通過在更多的商鋪覆蓋採用 NFC 近場支付技術的「雲閃付」來迎戰。
截至 2016 年末,我國的銀行卡發卡量達到 61.25 億張,同比增長 12.54%;人均持卡數量為 4.47 張,同比增長 11.83%。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 0.31 張,北京地區的信用卡人均擁有量達到 1.35 張,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而在移動支付的熱潮之下,還有很多人擔憂移動支付會帶來安全問題。再加上移動支付還沒有實現完全的覆蓋,因此在一段時間內,傳統的銀行卡交易方式仍然會保持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
根據央行的統計數據,2016 年我國共發生銀行卡交易 1154.74 億筆,同比增長 35.49%;其中日均發生交易 3.16 億筆,金額達 2.03 萬億元。
更多移動支付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移動支付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