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市場上,不論是普通蔬菜,還是特種蔬菜;也不管是中國傳統的蔬菜,還是從國外引進的各種蔬菜,真可謂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小編就悄悄的來跟大家探討下菜價格行情走勢。
從上圖可以看出,青菜價格一路狂跌,從最高峰4月16日的2.93元跌到目前的5月8日1.64元,下降了1.29元,降了快一半的價格,如此恐怖。我國蔬菜生產供大於求的態勢已經顯露,產品質量及單位面積產量不高,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比例不協調,貯藏加工落後,經營效益下滑。因此,有關專家指出,我國未來的蔬菜種植業急需轉變思路,尋求新的發展方向,才能保證菜價格行情的穩定。
1, 向營養保健型轉化 在市場開放、蔬菜資源擴大、品種增多的情況下,人們更講究蔬菜的質量和營養。一些營養價值高且風味好的豆類蔬菜它所含的澱粉,脂肪,蛋白質如何轉變成胺基酸形式能讓身體直接吸收。應該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發展,同時,一些具有明顯保健作用和藥用價值的苗菜,如紅豆苗,綠豆苗,豌豆苗等等已引起人們重視。
2, 向加工方便型轉化 隨著人們飲食觀念的改變,過去那種散裝散購,一次多購的消費已不復存在,而隨著健康標準的提高,清潔衛生的淨菜正適應城市居民的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如今,許多地方的蔬菜生產都開始向淨菜小包裝階段發展,即在生產地將蔬菜整理後進行消毒滅菌、分級,並用薄膜包裝密封,然後上市出售。
3, 向綠色食品型轉化 使用物理殺菌消毒,禁止使用農藥,這已成為目前蔬菜生產的趨勢。這種無公害蔬菜正逐漸向高級階段發展,即採用溫室和無土栽培方法,培養出高標準的綠色蔬菜。
4, 向新鮮多樣型轉化 目前,普通蔬菜的生產效益開始下滑,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了,因受於季節,環境,品種的影響。人們開始趨向於購買一些營養豐富、保健型蔬菜和反季節蔬菜。如苗菜類,菜芽類,整形蔬菜類,一年四季都可生產,不管是在冰天雪地還是乾旱沙漠永遠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可大大滿足人們的需求。我們不難想像它的市場潛力有之多大。
據2017-2022年中國凍混合菜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下半年我國菜價格行情將繼續保持往年的運行態勢,可能受天氣等諸多因素影響,個別品種,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價格大幅波動或滯銷情況。國際貿易方面=將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加快推進獲得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