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年初金融市場力量的逐漸淡出,供需關係成為主旋律,鐵礦石市場運行逐漸趨於理性,回歸正常軌跡。預計下半年,鐵礦石價格將大機率在50-60美元/噸的箱體中運行,年平均價格在60美元/噸附近。以下為詳細的鐵礦石價格行情分析。
中鋼協鐵礦石指數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進口礦價格從年初第一交易日的76.85美元/噸迅速拉升至2月21日的年度高值92.05美元/噸,28個交易統計日累計漲幅接近20%;之後震盪下行至6月13日的年度最低點54.26美元/噸,跌幅超過41%。之後,受成品材市場價格的拉升及全國範圍內廢鋼價格的回升影響,價格恢復至6月30日的62.41美元/噸,漲幅為15%。從進口鐵礦石的月平均價格價格上看,6月價格下降至56.51美元/噸,月環比下降8.1%,降幅較上月再次收斂,可以認為是2016年4季度以來的價格反彈行情的結束。
從海關統計數據上看,2017年上半年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石5.39億噸,同比增長9.3%;6月當月進口鐵礦石9470萬噸,連續25個月呈上升趨勢。此外,截至6月30日,中國主要港口進口礦庫存創紀錄為14413萬噸,這將使中國國內的供需關係更加惡化,並壓制鐵礦石價格向上運行,對後期鐵礦石價格上行恢復造成極大的壓力。
鐵礦石期貨市場方面:2017年2月後隨著國家對外匯市場監管力度的增加,「空礦多螺」成為期貨市場的主旋律。之後,由於國家基建項目的陸續出台以及國家打擊「地條鋼」、全面清理中頻爐的力度不斷加大,對未來市場的良好預期成就了「空某多螺」成為期貨市場的操作主體,這也造就了五六月份之後的黑色系整體期貨運行局面,推動了現貨市場的發展格局。可以認為,2017年金融市場拉動因素取代了市場的實際供需,成為干擾和左右鐵礦石市場的主要因素。
鐵礦石替代品方面:由於國家打擊「地條鋼、中頻爐」接地尾聲,使得原本應流入「中頻爐」市場的大量廢鋼湧進原料市場,拉低了廢鋼的價格。目前廢鋼相對鐵水成本的價格差已經拉開至400元空間以外,鋼廠原料的選擇性增強,對鐵礦的需求和用量會逐漸相對地減少。同時,廢鋼貿易流通方面,「南廢北運」成為趨勢,鋼廠廢鋼使用量的需求增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鐵礦石價格的上行,整體供需關係更是導致了價格方面必然的向下運行。對中國鋼鐵行業來說,2017年廢鋼真正意義上成為了鐵礦石的替代品,未來兩者間的市場份額之爭將愈演愈烈。
從鐵礦石的運行上看,由於年初金融市場力量的逐漸淡出,供需關係成為主旋律,價格運行逐漸趨於理性。從2015年以來的進口礦現貨價格與國產礦價格的趨勢對比上看,可以發現,目前國產礦價格運行已結束了前期金融拉動的「異動」周期,恢復至進口礦現貨上方運行,回歸正常軌跡。
從進口鐵礦石長期的價格運行軌跡上看,自2013年以來,鐵礦石的下行趨勢雖然在2016年後得到有效修正,但全球範圍內供大於求的矛盾還將迫使長期價格承壓下行,與有效需求的支撐尋找交集。因此,較長期間看,鐵礦石價格將在50-70美元/噸區間內波動並築底尋求突破,從時間軸上看,這一時點或在2019年下半年至2019年後到來。
整體而言,我們認為2017年下半年的鐵礦石價格將在50-60美元的箱體中運行機率較大,並繼續維持之前有關鐵礦石年平均價格水平在50-75美元/噸區間以及60美元/噸的價格中位線的判斷。
從進口礦港口現貨和國產礦的運行軌跡上看,目前價格處於正常運行區間,價差保持一定的空間,表明在國內可直接採購範圍內,港口現貨與國產礦格局運行相對平穩。未來,450-600元/噸,將成為兩者的主力運行區間,其中進口礦現貨450-550元/噸,國產礦500-600元/噸。
更多鐵礦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鐵礦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