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的最新市場調研揭示了網絡電視行業的品牌影響力。2025年,網絡電視市場迎來了新的變化,各大品牌在產品質量、技術創新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在2025年網絡電視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創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這些品牌在網絡電視的生產和供應上占據了重要地位,不僅在國內市場有著廣泛的影響力,也在國際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2025年網絡電視品牌排行榜的詳細排名為海爾Haier、SONY索尼、SAMSUNG三星、小米XIAOMI、海信Hisense、創維SKYWORTH、TCL、康佳KONKA、長虹Changhong、LG電子。
表1:2025年網絡電視十大品牌排行榜
一、品牌簡介
誕生於1984年的「海爾」,是海爾集團家電主品牌。三十多年來,海爾品牌始終站在技術革命和時代發展的前列,推動中國乃至世界家電產業的發展潮流。傳統工業時代,海爾以優異的質量和服務創建產品品牌,成為中國家電前沿品牌,隨著海爾全球化品牌戰略實施,海爾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激增。
網際網路時代,海爾創平台品牌,從傳統家電企業轉變為網際網路企業,以人單合一價值推動為基礎,通過「平台、小微」等組織結構變革,海爾實現了與上下游的關係從零和博弈變成利益共享共同體。
物聯網時代,海爾從傳統製造企業轉型為共創共贏的物聯網社群生態,較早在全球創立物聯網生態品牌。現在的「海爾」在滿足用戶的體驗並與用戶不斷交互疊代的同時,構建了共創共贏的鏈群生態,實現生態圈內利益攸關方的不斷增值。
作為全球生態品牌推動者,海爾的鏈群生態,從為用戶提供有競爭力的家電產品,疊代到向用戶提供成套的智慧家電產品,再疊代到向用戶提供成套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終將給用戶提供一個定製化的智慧生活方式。
從海爾U+、COSMOPlat、大順逛等全球平台橫空出世,到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全場景定製化「生活X.0」概念實現驚艷四座,快速疊代升級的生態品牌開啟了海爾新的歷史篇章。 海爾U+智能生活平台融合了全球資源的開放式生態系統,包括食聯生態、衣聯生態、住居生態、互娛生態等物聯網生態圈,在各種智能家居生活場景中為用戶帶來智慧家庭生活體驗,滿足了用戶對理想家的美好憧憬。
整合全球技術資源的海爾製造平台COSMOPlat,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在這裡用戶可以參與產品全流程設計,任何人都是設計者,發明家,定製自己的個性化美好「生活X.0」。
海爾集團創立於1984年,是全球領先的美好生活和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服務商。始終以用戶為中心,在全球設立了10大研發中心、71個研究院、33個工業園、133個製造中心和23萬個銷售網絡。
集團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擁有海爾、卡薩帝、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 & Paykel、AQUA、Candy等七大全球化高端品牌和智慧家庭場景品牌三翼鳥,構建了全球引領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卡奧斯COSMOPlat和大健康生態品牌盈康一生,旗下創業加速平台海創匯已孵化7家獨角獸企業、102家瞪羚企業和12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
海爾作為實體經濟的代表,持續聚焦實業,布局智慧住居和產業網際網路兩大賽道,建設高端品牌、場景品牌與生態品牌,以科技創新為全球用戶定製個性化智慧生活,助推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
1946年,東京津工株式會社(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索尼集團公司的前身),起初只是一家僅擁有19萬日元資本,20幾名員工的小公司,創始人井深大先生表示,成立公司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自由闊達、輕鬆愉快的理想工廠,通過優秀的技術為日本文化做出貢獻。」象徵著索尼「做從前從未做過的事」的挑戰精神,公司不斷推出眾多在日本乃至世界範圍內的創新產品。
技術的索尼和世界的索尼
索尼是戰後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和走向國際化的象徵。在日本,索尼是向跨國化發展的企業中的廠家。經過30年的時間,年銷售額超過了6000億元,成為日本的代表性企業,稱之為"索尼的神話"。
索尼著高超的"技術力量",能生產出附加值高的商品,具有能夠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和實現國際化的能力:1950年生產了錄音機,1954年生產了半導體收音機,1962年生產了小型電視機,1968年生產了彩色電視機(單電子槍式的顯像管),還開發了高密度錄像方法等劃時代的新商品,供應市場。80年代,開發了以立體音響錄像產業為核心的數字式手錶等技術。
索尼中國
索尼於1996年10月在北京設立了統一管理和協調在華業務活動的全資子公司——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旨在從事中國國內電子信息行業的投資,產品市場推廣,顧客售後服務聯絡,並針對索尼在中國的各所屬企業進行宏觀管理及廣泛的業務支持。
三星Samsung是韓國的跨國企業集團,由李秉喆於1938年創立,公司起初主要出口朝鮮南半島的魚乾、蔬菜和水果。
目前,旗下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諸多領域。旗下子公司包含:三星電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電機、三星康寧、三星網絡、三星火災、三星證券、三星物產、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和三星生命等;其中三星電子為核心子公司。三星電子致力於通過Galaxy Z 、 BESPOKE繽色鉑格冰箱和Samsung Lifestyle系列電視等核心產品,為客戶創造更好的體驗,為世界帶來更多創造力。將繼續突破研發界限,為未來的生活帶來更多量身定製的個性化體驗。
三星旗下多家子公司均在中國有投資業務,涉及電子、金融、貿易、重工業、建築、化工、服裝、毛紡織 、廣告等諸多領域。其中三星電子為重要業務,中國三星電子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廣東、成都、山東、海南、遼寧、香港、台灣等地區設立了數十家生產和銷售部門,主要生產半導體、行動電話、顯示器、筆記本、電視機、電冰箱、空調、數碼攝像機以及 IT 產品等。另外中國三星電子還設立了北京通信技術研究所、蘇州半導體研究所、杭州半導體研究所、南京電子研發中心、上海設計研究所等研究中心,積極推進產購銷的本地化。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於2010年4月,是一家以智慧型手機、智能硬體和 IoT 平台為核心的消費電子及智能製造公司。創業僅7年時間,小米的年收入就突破了千億元人民幣。截止2018年,小米的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小米的使命是,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通過獨特的「生態鏈模式」,小米投資帶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創業者,同時建成了連接超過1.3億台智能設備的IoT平台。
2018年7月9日,小米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了港交所首個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
海信成立於1969年。擁有海信視像(600060)、海信家電(000921)和三電控股(6444)三家在上海、深圳、香港、東京四地的上市公司,旗下有海信(Hisense)、東芝電視(TOSHIBA TV)、gorenje、科龍(KELON)、容聲(Ronshen)、ASKO與Vidda等多個品牌。2021年,海信全年營收1755億元,同比增長24%。海外收入725億元,同比增長32%;自主品牌占比超過80%。
海信總部位於中國青島。53年來,海信堅持「誠實正直、務實創新、用戶至上、永續經營」的核心價值觀和「技術立企、穩健經營」的發展戰略,業務涵蓋多媒體、家電、IT智能信息系統和現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以彩電為核心的B2C產業,海信始終處在全球行業前列;在智慧交通、精準醫療和光通信等新動能B2B產業,海信也占據了全國乃至全球領先位置。家電板塊與科技板塊相得益彰,海信正在實現由 「家電公司」向「高科技公司」的華麗轉身。
多年來,海信始終以顯示和圖像處理技術為核心,在視像產業生態鏈縱深布局,打通了從底層技術、終端設備、場景應用、雲端支撐到內容服務的全產業鏈條,在ULED動態背光分區控制技術、雷射顯示技術上世界領先,同時深耕晶片技術,在8K超高清顯示畫質處理晶片、電視SoC晶片、AI晶片方面不斷突破。2021年,海信系電視全渠道整體額占有率穩居前列。海信聚好看服務全球家庭突破8000萬,有效延伸了傳統製造業的用戶運營。
做精做久,以穩致遠。海信持續將產品向高端轉型,產業鏈向高技術延伸,產業架構向高科技轉移,持續打造高質量好產品。海信寬帶是全球領先光通信器件供應商,接入網光模塊產品全球領先,推出三類運營商終端產品,其中光融合終端和直播星產品國內領先。在新興的智能交通領域,產品和解決方案應用於全國169個城市。以海信CAS(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為代表的精準醫療產業,目前已服務全國百餘家三級及以上醫院,服務2萬餘例患者;海信彩色超聲產品HD60泰山系列填補山東省空白,在 30多家三級醫院開展臨床使用,累計診斷病例5萬多例。
創維集團有限公司(Skyworth Group Co.,Ltd)成立於1988年,主要從事智能家電業務(電視、酷開作業系統、冰箱、洗衣機、空調、廚電、小家電等)、智能系統技術業務(數字智能機頂盒、寬帶連接終端、汽車智能、XR、智慧城市及運營服務)、新能源業務(戶用分布式光伏、工商業光伏、智慧能源管理、儲能設備等)、現代服務業及其他業務(家電售後維修、智慧物流、園區建設、園區經營、財務金融、創業投資、集團總部職能部門等)等四大業務。集團旗下有創維集團(HK.00751)和創維數字(SZ.000810)兩家上市公司,設有兩家國家工業設計中心,若干家高新技術企業。
創維成立三十多年來,始終堅持技術領先、品質至上,始終堅持管理創新、效率優先,始終堅持用戶第一、服務到家,始終堅持員工為本、成果共享的經營理念。創維彩電、數字機頂盒等終端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智能電視應用系統不斷更新疊代,激活用戶數達1.83億戶;創維戶用分布式光伏業務躍居行業前列;汽車智慧系統、智能人居系統業務已布局,進入應用市場。三十多年來累計申請專利1.2萬餘項,完成國家和省市重大科研任務200餘項,獲得省市科研成果100多項,2017年參與完成我國DTMB標準制定。
通過三十多年的艱苦奮鬥、精心打造,創維SKYWORTH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世界級家電品牌;同時還擁有METZ、COOCAA兩個子品牌。隨著科技進步和市場環境變化,創維集團適時提出五年轉型升級總體戰略:實施智能化、精細化、國際化三大戰略,推動深圳總部基地、珠三角智能製造基地、長三角智能製造基地三大項目建設,打造智能家電、智能系統技術、新能源、現代服務業及其他業務四大業務板塊,努力把創維建設成為重點產品技術先進、公司治理規範、運營高效、監督嚴格、激勵到位、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家電和信息技術領軍企業。
TCL創立於1981年,前身為中國首批13家合資企業之一的TTK家庭電器(惠州)有限公司,最初從事磁帶的生產製造,到布局智能終端產品以及新能源等領域,業務範圍不斷拓展。2019年,TCL完成資產重組,拆分為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TCL科技」)和TCL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TCL實業」)。TCL實業聚焦智能終端產品及服務,旨在以全品類智慧科技產品服務全球用戶。
TCL實業旗下智能終端業務以智慧顯示為核心,構建AI×IoT的全場景智慧健康生活,帶動全品類業務全球發展。2021年TCL智屏銷售量1706萬台,穩居全球前三,其中高端產品量子點智屏及Mini LED智屏銷量分別同比增長76.5%及116%。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終端產品銷量穩步增長。未來,TCL實業將進一步擴大全產業鏈一體化協同優勢,構建新的品牌和營銷競爭力,實現重點市場突破,提升智屏等智能終端產品的市場份額。
華僑城旗下的康佳集團成立於1980年,前身是「廣東光明華僑電子工業公司」。1992年於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深康佳A、B)。
「十三五」期間,康佳明確「科技+產業+園區」的戰略模式,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的創新型科技產業集團,實現了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康佳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經營發展,擁有諸多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大力引建博士後與院士科研工作站,產品研發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十四五」開局之年,康佳集團以成為「國家科技戰略踐行者、高科技產業塑造者、高質量創新發展先行者」為企業使命,創造了經營發展新高度。在深入踐行「科技+產業+園區」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推行「產業+園區+資本」的履帶式盈利新模式,布局以Micro LED晶片為核心的一體化產業鏈,通過持續的自主創新和技術攻關,實現了在微米級別顯示和巨量轉移技術上的行業領先,啟動了以光明科技中心為主要載體的大灣區科創中心先行示範基地建設,為推動「科技轉型」、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布局新興產業鏈鏈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康佳集團始終以創新為引領,在「十四五」期間將繼續堅持「科技+產業+園區」發展戰略不動搖,聚焦「新消費電子+半導體+新能源科技」三大主導產業和「園區+投資」兩大支撐產業,持續推進「產業+園區+資本」履帶式盈利模式,在突破關鍵環節核心技術的同時,拉長產業鏈,拓寬產品鏈,加強產業協同,促進聚攏式高質量發展。
長虹,創建於1958年,1994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從期初立業、彩電興業,到如今的信息電子相關多元拓展,已成為集消費電子、核心器件研發與製造為一體的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
多年來,公司堅持以用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強化技術創新,夯實內部管理,持續為消費者與企業級用戶提供卓越的產品與服務。目前,公司主營「以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為代表的家用電器業務,以冰箱壓縮機為代表的部品業務,以IT產品分銷和專業IT解決方案提供為代表的IT綜合服務業務,以電子製造(EMS)為代表的精益製造服務業務以及其他相關特種業務」等。
未來,公司將沿著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化方向,構建強大的物聯網產業體系,不斷提升企業綜合競爭能力,逐步將長虹建設成為全球值得尊重的企業。
LG電子成立於1958年,此後憑藉製造廣播和電視等許多家用電器所獲得的技術專業知識,引領了進入高級數字時代的道路。LG Electronics,Inc.(KSE:066570.KS)是技術和消費電子產品的全球創新者,業務遍及幾乎每個國家。
LG是領先的消費類和商用產品製造商,產品範圍包括電視、家用家電、空氣解決方案、移動設備、顯示器、服務機器人、汽車零部件及其LG SIGNATURE和智能LG ThinQ品牌在世界範圍內廣為人知。
LG的家用電器和空氣解決方案、家庭娛樂、移動通信、汽車部件解決方案和業務解決方案合併後,到2020年全球銷售額超過560億美元。
LG電子在21世紀推出了許多新產品,並以移動設備和數位電視的形式應用了新技術,並將繼續鞏固其作為全球公司的地位。
旗下產品
家電與空氣解決方案:冰箱、洗衣機、洗碗機、炊具、真空吸塵器、嵌入式設備、空調、空氣淨化器、除濕機。
家庭娛樂:電視、音頻和視頻、監視器、個人計算機和配件、商業產品。
移動通訊:G系列、V系列、K系列。
車輛零部件解決方案:車載信息娛樂、HVAC和馬達、車輛工程。
商務解決方案:商業顯示解決方案、太陽能解決方案、儲能系統(ESS)和能源管理解決方案(EMS)。
二、品牌優勢
在任何領域的企業成功,專利信息和起草標準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專利信息是企業創新的重要產物,它可以保護企業權益,提升企業競爭力;起草標準則是企業產品製造和服務領域的質量保障,有助於規範市場行為,提高行業基礎標準。
表2:專利信息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ZL201310456032.8 | 一種電冰櫃內膽的自動化製造設備及電冰櫃 |
2 | 200930382460.5 | 冰箱(三門) |
3 | ZL201410434301.5 | 壁掛式空調器室內機 |
4 | ZL200910013627.X | 可實現功能擴展的電視機 |
5 | ZL200610150152.5 | 藍火苗分段供風燃氣熱水器 |
表3: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9654-2020 | 品牌評價 原則與基礎 | 2020-12-14 | 2020-12-14 |
GB/T 36077-2018 | 六西格瑪管理評價準則 | 2018-03-15 | 2018-10-01 |
GB/T 24986.4-2017 |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可靠性評價方法 第4部分: 房間空氣調節器的特殊要求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34434-2017 |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 可靠性加速試驗方法 | 2017-10-14 | 2018-05-01 |
GB/T 32230-2015 | 企業質量文化建設指南 | 2015-12-10 | 2016-07-01 |
表4:專利信息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0610121880.3 | 流通管理設備和方法、以及註冊設備和方法 |
2 | CN201110170944.X | 遙控設備、遠端設備、多媒體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
3 | CN201310059492.7 | 字元輸入裝置 |
4 | CN200810009385.2 | 運動圖像分析裝置、方法及系統 |
5 | CN200710186416.7 | 薄型顯示設備 |
表5: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 24850-2020 | 平板電視與機頂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20-07-23 | 2021-08-01 |
GB/T 37876-2019 | 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符合性評價通則 | 2019-08-30 | 2020-03-01 |
GB/T 32881-2016 | 電子電氣產品環境信息編制指南 | 2016-08-29 | 2017-03-01 |
GB/T 32355.2-2015 | 電工電子產品可再生利用率評價值 第2部分:洗衣機、電視機和微型計算機 | 2015-12-31 | 2016-07-01 |
GB 32028-2015 | 投影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15-09-18 | 2016-10-01 |
表6:專利信息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0610074321.1 | 數字廣播記錄器和使用其記錄標題的方法 |
2 | CN200610139243.9 | 同步廣播內容的方法及其設備 |
3 | CN201310209447.5 | 具有上蓋的洗衣機 |
4 | CN200710108551.X | 再現存儲在信息存儲介質上的數據的方法 |
5 | CN200880010257.8 | 發送數據的設備和方法以及接收數據的設備和方法 |
表7:專利信息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ZL201410584935.9 | 物流信息獲取方法及裝置 |
2 | ZL201410113494.4 | 電子設備喚醒方法及相關裝置 |
3 | ZL201510770708.X | 濾芯裝置和濾芯座 |
4 | CN201210409108.7 | 終端及終端的鎖屏喚醒方法和裝置 |
5 | CN201210558968.7 | 一種終端間的文件傳輸方法及文件傳輸系統 |
表8: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40027-2021 | 信息技術 信息設備互連 智能家用電子系統終端設備屬性描述 | 2021-04-30 | 2021-11-01 |
GB/T 38320-2019 | 信息技術 信息設備互連 智能家用電子系統終端設備與終端統一接入服務平台接口要求 | 2019-12-10 | 2020-07-01 |
GB/T 38322-2019 | 信息技術 信息設備互連 第三方智能家用電子系統與終端統一接入服務平台接口要求 | 2019-12-10 | 2020-07-01 |
GB/T 37729-2019 | 信息技術 智能移動終端應用軟體(APP)技術要求 | 2019-08-30 | 2020-03-01 |
GB/T 37723-2019 | 信息技術 信息設備互連 智能家用電子系統終端統一接入服務平台總體技術要求 | 2019-08-30 | 2020-03-01 |
表9:專利信息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ZL201230294417.5 | 分體落地式房間空調器(K12011) |
2 | 200310105784.6 | 公交車載機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
3 | ZL201410054600.6 | 基於醫學圖像的肝臟分段方法及其肝臟分段系統 |
4 | ZL201430382901.2 | 空調器 |
5 | 03111801.1 | 數字圖像縮放集成電路的設計方法 |
表10: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19004-2020 | 質量管理 組織的質量 實現持續成功指南 | 2020-11-19 | 2021-06-01 |
GB/T 37988-2019 | 信息安全技術 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 2019-08-30 | 2020-03-01 |
GB/T 36467-2018 | 可靠性增長 特定複雜系統的早期失效應力試驗 | 2018-06-07 | 2019-01-01 |
GB/T 35963-2018 |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成套家電服務規範 | 2018-02-06 | 2018-09-01 |
GB/T 29265.403-2017 | 信息技術 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 第403部分:遠程音視頻訪問框架 | 2017-11-01 | 2018-05-01 |
表11: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29265.403-2017 | 信息技術 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 第403部分:遠程音視頻訪問框架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29265.1-2017 | 信息技術 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 第1部分:系統結構與參考模型 | 2017-11-01 | 2019-11-01 |
GB/T 29265.502-2017 | 信息技術 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 第502部分:遠程訪問測試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29265.205-2017 | 信息技術 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 第205部分:遠程訪問基礎協議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29265.206-2017 | 信息技術 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 第206部分:遠程訪問服務平台 | 2017-11-01 | 2018-05-01 |
表12:專利信息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ZL201210486326.0 | 一種顯示面板及像素結構 |
2 | CN201210164390.7 | 挖掘電視觀看模式的數據處理系統及方法 |
3 | CN201020247223.5 | 電源線固定結構 |
4 | CN201320065372.3 | 一種利用肢體動作演奏音樂的演奏設備 |
5 | CN200920132045.9 | 觸控螢幕 |
表13: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 24850-2020 | 平板電視與機頂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20-07-23 | 2021-08-01 |
表14:專利信息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00134020.4 | 陰極射線管投影電視的螢幕勻亮場校正方法 |
2 | CN200810216874.5 | 一種帶功能彩光的電視機 |
3 | CN200710074766.4 | 一種多源輸出電視 |
4 | CN201230335023.X | 平板電視(172) |
5 | CN200710124452.0 | 一種電視機的煙霧實時偵測報警方法及其裝置 |
表15: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 24850-2020 | 平板電視與機頂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20-07-23 | 2021-08-01 |
GB/T 38632-2020 | 信息安全技術 智能音視頻採集設備應用安全要求 | 2020-04-28 | 2020-11-01 |
GB/T 29265.403-2017 | 信息技術 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 第403部分:遠程音視頻訪問框架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29265.1-2017 | 信息技術 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 第1部分:系統結構與參考模型 | 2017-11-01 | 2019-11-01 |
GB/T 29265.502-2017 | 信息技術 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 第502部分:遠程訪問測試 | 2017-11-01 | 2018-05-01 |
表16: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8356-2019 | 質量管理 基於顧客需求引領的創新循環指南 | 2019-12-31 | 2020-07-01 |
表17: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3762-2017 |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電視機顯示性能測量方法 | 2017-05-31 | 2017-12-01 |
更多網絡電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絡電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