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據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數據統計分析,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排名分別是滙豐銀行、浙商銀行、大連銀行、重慶銀行、華興銀行、寧波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漢口銀行和江西銀行。以下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排行前十詳細名單。
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排名第一的竟然是外資銀行—滙豐銀行,平均收益率高達5.78%。但是收益率最高卻不推薦買,倒不如買收益率第二的浙商銀行。
小編從以上數據中得出三個結論:
1、城商行成為理財首選
2017-2022年中國銀行理財產品項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表明,在收益排名前十的銀行中,共有3家國有銀行,7家股份制銀行,1家外資銀行,6家農村商業銀行,其餘33家均為城市商業銀行。城商行不僅數量多、布局廣,收益率也一直高於其它類銀行,因此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是投資者的首選。
2、買理財不能光看收益率
投資者當然喜歡收益高的理財產品,但並不意味著收益高就值得買。拿收益排名第一的滙豐銀行來說,其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高達5.78%,但是融360理財分析師查看相關產品發現,滙豐銀行發行的基本都是結構性理財產品。
大家應該對結構性理財產品有所了解,其掛鉤的都是黃金、外匯、股票、股指之類的高風險標的,預期收益率是一個區間,高的很高,低的很低,比如0.5%-8%,但至於你最終能拿到多少,要看掛鉤標的在觀察期內的表現,大部分結構性產品是達不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
3、理財產品發行量也很重要
國內銀行數量那麼多,但我們只選取了月發行量在30款以上的銀行進行排名,理財產品發行量太少的銀行,即使收益高,我們也不推薦大家購買。
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大部分都是6個月以內的,如果大家購買了一款3個月的理財產品,到期之後你打算再選一款產品續投,但是如果這家銀行的發行量太少,那就會導致「青黃不接」,也就是沒有合適的理財產品可買,只好等到下一輪理財產品的發行。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資金站崗問題,拉低產品的實際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