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據燃料電池公司排名數據統計分析,燃料電池公司排名分別是億華通、廣東國鴻、Re-Fire重塑科技、濰柴動力、雄韜氫雄、愛德曼、泰羅斯、眾宇動力、南通百應。以下是燃料電池公司排名詳細名單。
固定式燃料電池系統成本顯著高於車用燃料電池,DOE為小型CHP系統燃料電池設定的成本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1500美元/kW。而基於2013年的水平,只需要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即可能將成本控制到2000美元/kW以下,根據燃料電池行業分析估算,如果能夠將製造控制在1000美元/kW 以下,固定式燃料電池就足以在沒有任何補貼的情況下獲得推廣(熱電聯供系統和輔助電源的推廣成本區間分別在450-650美元和500-700美元/kW)。
億華通成立於2004年,依託清華大學技術研究團隊建立,多年深耕氫燃料電池領域,產品覆蓋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及與之配套的DC/DC、整車控制器、氫系統等。2015年,公司登錄新三板,成為「中國氫能第一股」,實現中國氫能公司在資本市場的零突破。2018年9月,公司發布衝擊IPO公告,接受國泰君安證券的輔導。
企查查資料顯示,廣東鴻運氫能占廣東國鴻41%股份,是第一大股東。廣東國鴻成立於2015年,註冊資金2億元,是一家以氫燃料電池為核心產品的高科技企業,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設計與生產以及運行維護。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後備電源、商用儲能、有軌電車等領域。
儘管廣東國鴻成立的時間不算太長,但卻發展迅速。公司前瞻性引進氫燃料電池龍頭加拿大巴拉德公司先進的商用車氫燃料電池技術,具備了燃料電池模塊生產能力,逐漸實現氫燃料電池關鍵技術和核心商品國產化的戰略目標。從而使廣東國鴻在氫燃料電池領域取得了領先優勢,快速切入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
Re-Fire重塑科技成立於2014年,致力於向車企提供氫燃料電池系統產品及工程服務。公司已完成CAVEN3和CAVEN4兩款氫燃料電池系統的研發,CAVEN3氫燃料電池系統已於2017年6月投入批量生產;在廣東雲浮建成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線,一期產能5000套/年。
2016年,全國首條氫能城市公交示範線路開通儀式在三水區拉開序幕,12輛佛山飛馳11m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使用,Re-Fire重塑科技負責該車動力系統開發;2017年,中國市場投放了530輛東風7.5t氫燃料電池物流車,該批車輛全部搭載了Re-Fire重塑科技CAVEN3氫燃料電池系統,其中500輛在上海、25輛在廣東、5輛在十堰。
濰柴動力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汽車及裝備製造商之一,長期占據中國內燃機龍頭位置。其在整車整機、汽車電子及零部件市場具有領先優勢,隨著氫燃料電池產業的興起,公司戰略調整開始發力氫燃料電池發動機。 和眾多試圖布局氫燃料行業的上市公司一樣,濰柴動力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缺乏燃料電池前沿核心技術,而最快捷的方式是參股國內外掌握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企業、合資建廠、支付對方技術轉讓費。
雄韜氫雄是雄韜股份旗下公司。雄韜股份自2016年開始布局氫燃料電池產業鏈,依託上市公司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藉助政府產業園規劃「東風」,結盟行業領先勢力,快速全面布局氫燃料電池產業鏈。2018年,雄韜氫雄主要取了三項成果:一是自主研發的45kw燃料電池發動機XTQX3045C性能優良,功率體積比、質量體積比在國內首屈一指;二是在氫能產業鏈眼界開闊,廣泛布局,已初步形成了產業鏈閉環;三是已在漢南區建立加氫站,日加氫能力達1000kg,為世界領先水平;大同加氫站也已建設完畢,為山西省首座。
2016年,愛德曼正式落戶浙江嘉善,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公司致力於氫燃料電池及相關材料、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成立之後,愛德曼通過引進、消化吸收,不斷創新,在國內建造了第一條燃料電池金屬電極板生產線,生產了30KW、35KW、40KW和45KW電堆,產能可達2000套/年。愛德曼具有專業化的雙極板、膜電極及系統的開發、設計、和生產能力,掌握了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的表面塗層及膜電極生產的核心工藝和技術,採用0.1mm的不鏽鋼板製造的金屬雙極板厚度為0.93mm,同時著手研發下一代產品。在市場應用方面,愛德曼與東風汽車合作生產了7.5噸物流車和冷藏車,續航能力達到400公里,耗氫量為2-2.3公斤/百公里。
泰羅斯成立於2016年11月,主營車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開發與應用。其總經理張銳明本科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國內知名燃料電池研究機構),在美國攻讀化工碩士和博士,研究方向都是燃料電池。自1993年起,張銳明一直在海外從事燃料電池工作,最早是電堆工程師,再到燃料電池系統集成,積累了豐富的實際應用經驗。
眾宇動力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致力於氫燃料電池系統及氫能相關技術開發的高科技公司,核心團隊成員均在燃料電池工業界有10多年的經驗。目前公司在無人機動力系統和車用動力系統兩個領域提供產品與服務,主要產品包括水冷、風冷電堆技術平台以及氫燃料電池備用電源系統。在成立之後的兩年時間裡,眾宇動力開發出其水冷電堆及風冷電堆,並推出第一代燃料電池備用電源系統。隨後經過不斷完善升級,2014年又推出第二代燃料電池備用電源系統並在第一架燃料電池固定翼無人機上試飛成功。2016年,搭載眾宇動力HyLite®氫燃料電池無人機動力系統的六旋翼無人機在野外實際飛行中實現了4小時33分的續航能力,是當前的世界紀錄保持者,而在固定翼上,該燃料電池系統能夠提供將近24小時的續航能力。 在車載動力系統領域,眾宇動力能夠提供從10kW到100kW的車用動力系統產品與方案,主要集中在特種車輛及公共運輸車輛。
南通百應全稱為「南通百應能源有限公司」,擁有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鄭劍平博士發明的碳納米管生產MEA的發明專利的獨家商業使用權。在Buckypaper發明者王博士的突破性技術基礎上,鄭博士發明了一種利用碳納米管組成催化劑基底生產燃料電池膜電極(MEA)的創新技術。在這項實驗室技術的基礎上,南通百應成功地開發出了可以規模化生產的全套製造工藝,大大降低了MEA及燃料電池系統的生產成本。公司產品的廣泛應用將有可能改變燃料電池因過於昂貴而難以廣泛推廣的現狀。
隨著燃料電池汽車打開應用市場,燃料電池產業鏈日趨完善,市場空間正不斷擴大,正蓄勢待發。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汽車、無人機)的市場導入已經開始,未來幾年有望逐步放量,未來或許成為主流動力汽車能源之一,也許是二十年也許是五十年,但總歸比之今天的鋰電或許更具備典型意義。
更多燃料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燃料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