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近發布的基金一季報中,中歐基金的基金經理鐘鳴表示,行業層面,他會持續關注智能駕駛和人形機器人作為AI垂類應用的落地情況。他認為,這類PhysicalAI(改變物理世界的AI)將實現AI與人類生活的有機融合,在這些領域誕生的將是全球級別的龍頭。鐘鳴分析稱,政府已經開啟宏觀政策的轉向,在流動性寬鬆和基本面向上的共振環境下,他對權益市場保持積極的態度。
消費電子指的是面向消費者的電子產品,這些產品通常被用於日常生活中,涵蓋了從娛樂到辦公、通訊等多種領域。消費電子產品大多具備便捷的用戶體驗,且技術不斷創新,致力於提升生活質量和便捷性。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的規模在2023年已達到約1.1萬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年複合增長率(CAGR)預計為7%-8%左右。更多消費電子研究分析內容詳見《2024-2029年中國消費電子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報告重點分析了消費電子行業的經濟發展與現狀,以及消費電子行業進展與投資機會,並對消費電子行業投資前景作了分析研判,是消費電子生產企業、科研單位、經銷企業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行業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遇、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等不可多得的決策參考。2025年4月消費電子上市重點企業一覽表(消費電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隨著歐美關係緊張加劇,歐盟委員會對赴美工作人員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安保措施,包括發放一次性電子設備以防範潛在間諜活動。這一舉措不僅反映了數字時代跨境安全風險的升級,也折射出跨大西洋聯盟面臨的深層裂痕。一、電子設備管控升級:防範數字間諜的必要舉措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子設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歐盟正向即將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的委員及高級官員發放一次性手機和基礎款筆記本電腦。此舉旨在避免敏感信息通過電子設備泄露,尤其是針對美國可能實施的技術監控行為。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工作人員被要求在入境美國時關閉手機,並將離身設備放入特製防護罩中。此類措施凸顯了歐盟對美技術安全風險的警惕性顯著提升。二、美歐關係惡化催生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國際貿易摩擦中的技術專利博弈4月1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正式就一起涉及通信領域關鍵技術產品的智慧財產權糾紛展開調查。該案件聚焦於特定有源電纜及其組件的專利侵權爭議,反映出全球供應鏈中技術專利保護與市場准入規則的持續角力。一、調查背景:技術專利引發貿易救濟行動本次337調查源於美國某半導體企業及關聯公司於2025年3月13日提交的立案申請。申請人指控部分在美銷售的有源電纜產品侵犯其三項核心專利(專利號分別為10,877,233、11,012,252和11,032,111),涉及數據傳輸技術的關鍵實現方案。此類有源電纜廣泛應用於高速通信設備,其技術創新直接影響電子產品的性能與可靠性。二、涉案方與訴求:跨國企業間的智慧財產權爭奪被訴對象包括美國兩家知名連接器製造商及一家愛爾蘭上市企業,均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全球半導體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韓國政府為鞏固其在全球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地位,近期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金融支持和產業扶持措施。通過設立專項補貼、擴大融資渠道、優化基礎設施布局及加強人才培育,韓國旨在全面提升本國半導體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力,尤其聚焦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系統半導體領域的發展短板。一、投資補貼精準覆蓋中小企業獲最高50%資金支持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針對半導體材料、零部件和設備領域的中小企業與中型企業,韓國政府推出階梯式投資補貼政策。根據企業規模和地區差異,首都圈外中小企業可獲得投資額50%的直接補貼,上限為150億韓元/項目;資本圈內則為40%,而中型企業分別對應40%和30%的補貼比例。該政策覆蓋2023年1月1日後
半導體是指一類具有導電性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它們在特定條件下(如溫度、光照或電場的作用下)能夠改變其導電性能。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矽(Si)、鍺(Ge)、氮化鎵(GaN)等。半導體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子設備中,是現代電子技術的基礎,特別是在集成電路、計算機、手機、傳感器、光電設備等領域。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在2024年達到約6000億美元。更多半導體研究分析內容詳見《2024-2029年中國半導體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報告重點分析了半導體行業的經濟發展與現狀,以及半導體行業進展與投資機會,並對半導體行業投資前景作了分析研判,是半導體生產企業、科研單位、經銷企業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行業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遇、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等不可多得的決策參考。2025年4月半導體上市重點企業一覽表(半導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際消費電子市場呈現多重變化,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的微調、供應鏈動態調整以及新興技術突破共同推動行業格局重構。從關稅豁免到生產布局轉移,再到技術創新加速,消費電子領域的競爭與合作正在書寫新的篇章。一、美關稅政策調整釋放消費電子市場新信號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消費電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當地時間4月11日,美國宣布將智慧型手機、路由器及部分電腦產品移出對華「對等關稅」清單。此舉是繼本月早些時候暫緩徵收相關稅項後的第二次政策修正,標誌著美方開始反思單邊貿易限制的局限性。中國商務部指出,這是糾偏錯誤貿易措施的關鍵一步,但強調需通過對話而非制裁解決分歧。二、供應鏈波動與產能轉移同步顯現針對此前傳聞稱「中國組裝美國iPhone產線停工」,相關廠商已明確闢謠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11日,A股市場在經歷連續普漲後呈現分化走勢。儘管主要股指午盤集體翻紅,但成交量明顯收窄,北交所個股延續強勢表現。半導體產業鏈爆發成為當日焦點,政策消息刺激疊加外部環境變化,進一步加劇板塊輪動特徵。一、半導體產業鏈爆發成核心驅動力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半導體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半導體板塊早盤強勢領漲,納芯微、聖邦股份、富滿微等多隻個股20%漲停,華虹公司、翱捷科技等漲幅超10%,上海貝嶺、大港股份封板。這一表現與當日發布的《關於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緊急通知》密切相關——根據新規,「集成電路」的流片地將直接決定其原產地歸屬。政策信號強化了國產替代邏輯,推動晶片設計、製造等細分領域集體走強,瀾起科技股價午盤漲逾7%。二、市場整體量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