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指的是面向消費者的電子產品,這些產品通常被用於日常生活中,涵蓋了從娛樂到辦公、通訊等多種領域。消費電子產品大多具備便捷的用戶體驗,且技術不斷創新,致力於提升生活質量和便捷性。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的規模在2023年已達到約1.1萬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年複合增長率(CAGR)預計為7%-8%左右。
更多消費電子研究分析內容詳見《2024-2029年中國消費電子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報告重點分析了消費電子行業的經濟發展與現狀,以及消費電子行業進展與投資機會,並對消費電子行業投資前景作了分析研判,是消費電子生產企業、科研單位、經銷企業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行業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遇、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等不可多得的決策參考。
1、華勤技術
公司簡介:2005年8月29日,上海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成立。 2015年6月12日,公司名稱由上海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變更為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2020年7月27日,公司名稱由「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更名為「華勤技術有限公司」。 2020年11月19號,公司名稱由「華勤技術有限公司」變更為「華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業務:專業從事智能硬體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和運營服務。
2、工業富聯
公司簡介:公司前身為福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3月6日。 2017年7月21日,福匠科技(深圳)有限公整體變更為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業務:各類電子設備產品的設計、研發、製造與銷售業務,依託於工業網際網路為全球知名客戶提供智能製造和科技服務解決方案。
3、立訊精密
公司簡介:2004年5月24日,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立,深圳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立訊有限依法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原立訊有限全體股東將其持有的立訊有限經審計的2008年10月31日淨資產175,585,571.10元按照約1:0.7176的比例折為12,600萬股發起人股份,發起設立深圳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2009年2月26日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註冊,並取得註冊證號為440306503263993的。 公司名稱由"深圳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Shenzhe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變更為"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主營業務:公司專注於連接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3C(電腦、通訊、消費電子)、汽車和通訊設備等領域。
4、朝陽科技
公司簡介:2005年3月30日,公司前身東莞市朝陽實業有限公司成立。 2015年12月9日,公司由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更名為廣東朝陽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業務:電聲部件及電聲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
5、慧為智能
公司簡介:深圳市慧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經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於2011年5月25日成立。 2015年2月12日,慧為有限召開股東會,全體股東通過決議,一致同意將公司組織形式從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為「深圳市慧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3月19日,股份公司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了變更設立登記,並取得了註冊號為440301105426116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主營業務:專業從事智能終端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更多消費電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消費電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消費電子板塊異動拉升,波導股份、捷榮技術雙雙漲停,光弘科技漲超14%,慧為智能、傳音控股、福日電子、電連技術等跟漲。
海通證券研報指出,消費電子行業進入成熟期後逐步兼具周期和成長屬性,體現在其存量市場需求隨全球經濟周期波動、增量成長空間取決於技術突破式創新。回顧A股消費電子板塊,系統性行情開啟往往伴隨著多項基本面指標回暖,其中有主題催化的細分板塊超額收益更優。後續消費電子存在兩大主要關注點:AI賦能新產品對消費電子需求有多大拉動、全球宏觀趨勢是否企穩回升。
近期,消費電子產業鏈不少股票表現活躍。9月9日,大富科技、聯創電子均漲停。一方面,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回升,中報業績延續復甦;另一方面,消費電子產品迎來密集發布期,華為Mate XT三摺疊屏手機線上預約人數突破300萬,蘋果秋季發布會9月10日凌晨1時正式拉開帷幕。分析人士表示,下半年是消費電子行業傳統旺季,蘋果及安卓系統廠商都將持續發布新機,有望驅動行業估值中樞上移。(中證報)
瀛通通訊、安潔科技、漫步者、朗科智能、福蓉科技跌超5%,海能實業、奧海科技、長盈精密、信維通信等跟跌。
國金證券研報指出,電子行業進入三季度拉貨旺季,AI給消費電子賦能,有望帶來新的換機需求。下半年智慧型手機、AIPC將迎來眾多新機發布,雲廠商二季度資本開支樂觀,英偉達GB200延後不改向好趨勢,繼續看好消費電子創新/需求復甦、自主可控及AI驅動受益產業鏈。
消費電子板塊沖高,達瑞電子20cm漲停,領益智造漲超6%,億道信息、立訊精密、精研科技等跟漲。
中信證券指出,2024Q2公募基金季報披露完畢,電子行業配置比例提升至高位,重倉集中度持續上升。在復甦趨勢確立+創新拐點到來的背景下,看好板塊「短期繼續復甦+中長期端側AI放量+國產替代持續」的基本面改善,重點關注端側AI、出海增量、國產自立三大創新驅動的順周期帶動下的投資機會。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