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受升級版限塑令政策即將落地影響,A股相關個股表現搶眼。而在業界看來,限塑令的影響還不僅限於當前階段,未來一段時期,其都將發揮政策引領作用,促進產業發展。記者在多家大型商超和連鎖超市的走訪中發現,傳統塑膠袋均已停售,取而代之的是出售無紡布袋和可降解塑膠袋。
A股投資者對升級版限塑令實施帶來的影響十分關注,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塑料行業上市公司的可降解塑料產能和技術被頻繁問詢。記者發現,已有公司表示會根據市場情況增加可降解塑料的產能,同時產業鏈上游的部分石化公司也披露了其可降解聚酯新材料的產能擴充情況,意在填補可降解塑料供需缺口。
快消品業內人士、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對記者表示,在快消品包裝領域,可降解塑料的替代正在實現,而餐盒、快遞等包裝領域,由於塑料的單體用量低,容易污染,難以高效分離,在政策驅動下,是可降解塑料更大的替代市場。
莊帥介紹:「可降解塑料推廣難主要原因是成本較為高昂,所以限塑令落實帶來了市場需求爆發。但政策推行並不代表市場的全面跟進,相關生產企業也不會盲目擴產,要看最終的市場容量和需求規模如何,才會具體籌劃轉產或增加產能」。
記者在走訪商超時了解到,可降解塑膠袋售價大多在1元左右,遠高於過往銷售的傳統塑膠袋。而在一些超市中,可降解塑膠袋甚至已售罄。
不過,某農貿市場塑膠袋攤位商家告訴記者,「因為農貿市場尚未做明確規定,所以商戶購買可降解塑膠袋熱情還不高,倒是普通消費者購買量近幾個月開始上升。」
相對於可降解塑料產業,一些紙類包裝上市公司已經公布擴充以紙代塑產品產能,更多機構也看好以紙代塑的行業前景。國金證券研報就認為,紙製品不僅價格便宜,並且易於腐化,且通過對紙製品回收利用可以節約木材消耗,是塑料製品的最佳替代品。群益證券研報分析,紙製品的產能充足,生產技術成熟,成本優勢明顯,其中白卡紙作為食品外包裝紙有望率先成為外賣餐盒的替代品。
有二十年製漿造紙工作經驗的源本匯總經理范桂文表示,在餐飲外賣領域紙制包裝單價往往不足0.2元,但可降解塑料包裝成本要超過0.5元,在物流領域紙箱包裝已經被廣泛應用,可降解材料主要用於填充。雖然紙製品的特性使其在一些領域受到限制,但在市場需求量最大的餐飲、物流包裝等,紙製品比可降解塑料有極高的成本優勢。
升級版限塑令的出台,將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白卡紙需求量的上升,外賣餐盒和零售紙袋使用頻率的上升會加速白卡紙市場價格回升。預計2025年白卡紙替代餐飲外賣領域一次性塑料餐具規模有望達到234萬噸,替代商超藥店等零售領域不可降解塑膠袋規模有望達到117萬噸。
2020-2025年中國塑料管道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支,人均使用量超過30支。雖然占比不高,但相比其他塑料製品,塑料吸管的替代產品更容易應用推廣,是比較容易的禁限切入點。
從事塑料吸管「替代品」生產的企業,對餐飲行業「換吸管」的急迫感觸頗深。生產吸管的廣東東莞市遵道環保包裝實業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告訴AI財經社,從11月起,企業迎來吸管切換高峰,「我們公司針對塑料吸管禁令,有兩個替代方案,一是紙吸管,二是PLA全生物降解吸管。其中紙吸管單價較低,下單的較多,幾乎每天都有人問。」
但實際上,即便是紙吸管,更換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遵道工作人員介紹,以12*220mm規格的吸管為例,4層紙吸管0.11元/支,PLA吸管0.15元/支,10萬支起訂。而據央視財經報導,塑料吸管的成本平均一支僅為0.03元左右,價格相差數倍。
而從消費者反饋看,即使是價格較高的PLA吸管,體驗也並非完美。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消費者反饋顯示,紙吸管的問題集中在「軟」,戳幾下就彎了,泡一會就軟了。PLA吸管以小麥、玉米等原料製成,使用感更像塑料,但也存在蔗糖味重、存放期短等問題。「兩種方案各有優劣,很多客戶也猶豫不決。」工作人員說。
除了紙吸管和PLA吸管,無需吸管的直飲杯蓋,看似跳出了「吸管圈」,受到星巴克、麥當勞等連鎖品牌的青睞,但具體到茶飲行業,卻難以解決「吸小料」的現實需求。
成本、體驗的現實壓力下,部分頭部品牌開始「插手」上游,尋求更優質替代品。據飲品新媒體「咖門」2020年8月報導,遵道和奈雪聯合推出過PLA吸管,目前正在共同研究環保吸管的升級產品。「品牌比我們還著急環保吸管的事。」遵道創始人說。
對於二者的合作,奈雪創始人彭心通過深圳市心林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東莞市遵道環保包裝實業有限公司,已然是遵道的股東之一。而與奈雪同為頭部茶飲品牌的喜茶,也與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聯手,開展綠色循環包材研發。
無論如何,傳統塑料吸管的「謝幕」已經是大勢所趨,業內普遍認為,全面鋪開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