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學名鱉,又稱水魚、團魚、尾魚、元魚、老鱉、王八,自古就是我國傳統食療滋補佳品。中國現存甲魚品種主要有中華鱉、山瑞鱉、斑鱉、尾等20多個種類,其中以中華鱉最為常見,研究最多。
在甲魚養殖過程中,一般通過甲魚的體態、活動、皮膚、可視黏膜、糞便等方面入手來診斷疾病。只有通過環境、營養、免疫、生態、藥物等各種途徑綜合調控,調節甲魚體內外平衡,堅持「以防為主,防重於治」防治原則,才能夠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大面積發生。
數據顯示,隨著我國甲魚市場逐漸飽和以及甲魚養殖產業的結構化調整,我國甲魚養殖產量在2017-2018年有所下滑。2018年以後我國甲魚產量開始逐漸回升,到2021年我國甲魚產量回升至33.3萬噸,同比上升2.46%。
2021年甲魚蛋到戶價達1.2元/只,比上年提高0.6元,以孵化率80%、成活率85%計算,每隻甲魚成本將提高0.73元,加上飼料價格上漲800元/噸,預計後期還將漲500元/噸(每棚至少上升3600元以上)、燃料上漲130元/噸(每棚成本上升2300元左右)、人工上升,甲魚養殖綜合成本將每斤增加1.5元以上。
從消費市場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居民收入增加,甲魚的價格為消費大眾所接受,現在紅白喜事、喬遷、走訪等送禮很多人會選擇甲魚,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區日消費甲魚量已高達一百噸,消費市場十分巨大的。
從經濟效益來看:一般每畝魚塘能夠收穫2500斤左右的甲魚,甲魚目前的市場價格在50元/公斤,每畝甲魚利潤在6萬元左右,甲魚成本較高的是飼料和甲魚苗,此外還有人工、水電、魚塘折舊、租金、甲魚藥品等費用,除去成本,每畝魚塘利潤大概在25000元左右,比一般的水產要高得多。
目前,甲魚苗來源,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工廠化育甲魚苗和專業戶批量生產的;二是市場上大小不等野生。但不管哪種甲魚苗,進池時一定要分級暫養15天左方,待適應環境後再投養殖池。對有傷痕的小和成魚(有的是用鉤釣的),要單獨飼養,等傷好後再按規格分別投塘。對那些反映遲鈍,行動困難的病甲魚苗,要待病醫治痊逾後投塘。
綜合來看,只有健康的甲魚食用了才有用,不健康的甲魚都將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