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雲音樂快速進入市場唱片又該何去何從

雲音樂快速進入市場唱片又該何去何從

2011-01-01 09:38:1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最近數周以來,Apple、Google等網際網路巨頭試水雲音樂的報導持續占據各大媒體版面。所謂雲音樂,即是指將存儲在「雲端」的音樂內容在手機、電腦等多種設備上進行播放,無需拷貝到其他終端設備的資源共享模式。這是否意味著一個超越時空限制的音樂烏托邦即將成為現實?抑或資源的無限供給及「快餐式收藏」將導致音樂的去物質化與瑣碎化?
      
      雲革命尚未成功

      遺憾的是,迄今為止各大網絡巨頭推出的雲音樂播放器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的架勢。Google Music Manager的遠程上傳速度全然不見新生代應用的雷厲風行,Amazon和Apple的表現亦不盡如人意,唯一的優勢是它們能夠自動添加網絡商店裡的歌曲。據報導,具備自動掃描、識別及複製等諸多功能的iTunes Match或將跳過上傳步驟,前提是Apple公司能與各大唱片業巨頭達成版權協議,三七分成或將成為「切蛋糕」的最終方案。不難想像,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雲音樂服務的速率與存儲能力依然擁有廣闊的上升空間。

     抑或者,真正代表了雲音樂未來發展方向的乃是Skype創始人克拉斯·澤斯特羅姆和賈納斯·弗里斯聯手打造的音樂社交網MOG?詳盡的目錄、不俗的音質、便捷的用戶界面是幾乎所有音樂社交網的共同優點,更重要的是,它們所提供的訂閱服務塑造了一種全新的「策展模式」:你可以為密友專門錄製一盤混音帶,也可以向所有人開放自己的數字圖書館,展示那浩瀚如海的私人收藏;你可以即時公布自己的最新發現,也可以向音樂同好取經……

      唱片將往何處去

     日漸微薄的商業利潤、日益壓縮的生存空間……不可否認,錄製音樂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然而,網際網路所特有的互動性亦為音樂家提供了「主宰液晶屏」的良好契機。當Google用虛擬吉他logo來紀念美國音樂家賴斯·鮑爾(LesPaul)96歲誕辰時,世界各地的用戶都在用鍵盤、滑鼠或者手指來撥動吉他上的琴弦,並將自己的即興之作送入「雲端」。至於可模擬吉他、鍵盤、貝斯和錄音棚的智慧型手機應用更是層出不窮。
  將於今年秋季發行的新專輯《生物戀》(Biophilia)即是音樂怪才比約克進行的一次數字實驗。專輯中的每首歌譜,都將通過一款智慧型手機應用,以常規音樂符號與創新圖形符號同時顯示在螢幕上,乍看之下如同科學紀錄片中的行星系統與晶體結構。

     「似乎每隔十年,音樂界都會出現一次大洗牌。我喜歡新觀點,感覺好似進入一段新關係的蜜月期,可以參與對音樂的重新定位,享受、自由與愛,諸如此類的東西再次變得重要。」比約克稱,之所以採用符號體系來表達其音樂理念,是因為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提供一種空間上的體驗。與MV一樣,應用程式已成為歌曲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確切地說,1+1=3正是她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無論是喜是憂,雲音樂已有風雨欲來之勢。

      且不論來勢洶洶的GoogleMusicManager、iTunesMatch、AmazonCloudPlayer,單是「小字輩」Pandora網絡電台便已成功籌得數億美元的投資,該公司推出的「魔力音樂盒」可自動分析用戶偏好,創建個性化播放列表;Dar.fm最近推出的廣播電台版TiVo(數字錄像)還具備快速索引及「拼貼」功能;Rdio、MOG、Napster、Rhapsody、Spotify提供的「海量訂閱」服務亦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勢頭。

      然而,音樂的去物質化亦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它極大地拓展了潛在觀眾群,加速了音樂的流動或者說提升了音樂的便攜性。另一方面,上述好處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若干後遺症:作為可攜式音樂的最重要載體,智慧型手機及MP3播放器的音質往往不盡如人意。又有誰曾暗自緬懷那古老的儀式——唱針划過老唱片上的密紋,寬厚細膩的樂聲悠悠響起?如今,就連擁有一個獨立音樂播放器的念頭都是那樣不合時宜。簡言之,對便利性的追求壓倒了對質量的雕琢。

      另一個難以估量的後果是,數位化音樂似乎喪失了藝術的「通靈寶玉」,正變得愈來愈瑣碎,愈來愈平庸。永續可用、無限供應、隨機選擇、差強人意的音質……人人艷羨的音樂烏托邦突然間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口袋歌」不過是智慧型手機文件夾里的某個符號,得來不費吹灰之力,刪去亦不用思前想後。如果說傳統音樂家是以打造超越生活的傳奇之作為己任的話,那麼數字時代歌手們的首要任務便是衝出液晶屏。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