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絨山羊品種多,產區分布廣泛。產絨山羊的主要品種包括:內蒙古白絨山羊(阿爾巴斯型、二狼山型、阿拉善型)、烏珠穆沁白山羊、罕山白絨山羊;遼寧絨山羊;河西絨山羊;新疆絨山羊;青海絨山羊;西藏絨山羊;太行山絨山羊;子午嶺黑山羊;燕山無角山羊等。產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寧夏等地,近年來山西、河北、陝西、遼寧、山東發展較快。目前這11個省區已成為我國山羊絨主要產區,產絨量占全國的98%。
我國絨山羊的種質資源特性
1.內蒙古白絨山羊。在遼闊的內蒙古草原上從東到西分布著不同類型的絨山羊,其中最優秀的為內蒙古白絨山羊。據2009年6月末統計,內蒙古自治區絨山羊有3002萬隻(年末統計,全區絨山羊存欄1752.9萬隻),約占全國總數的1/3多。山羊絨總產量7642噸,比2008年同期增長14.25%,居全國首位,占全國產量一半以上。絨山羊平均產絨量350克,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一倍。
經過產區農牧民和畜牧科技人員幾十年的辛勤工作,內蒙古自治區已成功培育了「內蒙古白絨山羊」(阿拉善型、阿爾巴斯型、二狼山型)、「烏珠穆沁白山羊」、「罕山白絨山羊」三個新品種,主要分布於我區西、中、東部8個盟市。
2.遼寧絨山羊。遼寧省東南部屬長白山綿延的步雲山區,該區處於環渤海灣地帶,氣候屬溫暖濕潤,在獨具特色的生態環境下遼寧絨山羊經長期選育成為我國絨山羊中高產絨量的重要品種資源。其羊絨的生長開始於6月份,9月~11月為生長旺盛期,2月份趨於停止,4月份陸續脫絨。脫絨的一般規律為:體況好的羊先脫,體弱的羊後脫;成年羊先脫,育成羊後脫,母羊先脫,公羊後脫。一般抓絨時間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據國家動物纖維質檢中心測定,遼寧絨山羊羊絨細度平均為15.35微米,淨絨率75.51%,強度4.59克,伸直長度51.42%。絨毛品質優良。
3.新疆絨山羊。新疆是我國重要的牧業經濟區之一,1980年新疆共有山羊388.9萬隻,2000年新疆山羊數量為555.20萬隻,遍布全新疆各地,但南疆多於北疆,牧區多於農區。新疆本地山羊是一個古老的地方品種,無專一的生產方向。新疆山羊產絨量公羊310~550g,最高1400g,母羊200~280克,最高600克,產奶日產奶0.6~0.8kg,3~4個月泌乳期可產奶80~150kg,產肉用主要成年羯羊和淘汰公母羊,出欄重21~36kg,胴體重8.66~14.66kg。
4.青海柴達木絨山羊。青海本地山羊是絨、乳、肉、皮多用的地方品種,80年代初引入遼寧絨山羊進行改良,改良母羊平均產量為360克,成年公羊產絨450g。成年公羊纖維平均直徑為14.16~0.63μm,成年母羊為14.49±0.72,周歲羯羊13.73±0.81,周歲母羊13.79±0.84μm,總體纖維直徑在13.61~14.49之間,羊絨自然長度為6.64cm。淨絨率為60%。柴達木絨山羊體質結實,外貌似遼寧絨山羊。
我國絨山羊遺傳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布在海拔500~4000米的乾旱、半乾旱地形複雜的山區和荒漠,半荒漠化草場以及高原草地上,分布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氣溫變化劇烈,植被稀疏,風大沙多。絨山羊是在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長期作用下形成的,具有比其它家畜更強的對惡劣氣候和生態環境的抗應激能力。它們對低質草場利用能力強,適於在各種草場上放牧,生產出人類需要的產品。在未來氣候變化的形勢下,這種強大的適應性對未來山羊品種改良有很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