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崛起,電力、石化、鋼鐵、交通基礎設施進入建設高潮,大噸位履帶起重機市場需求旺盛。有實力的企業全力加大了對履帶起重機的研發投入,徐工集團2005年推出300噸履帶起重機,2006年底又推出450噸級履帶起重機,2008年推出650噸履帶起重機,及至2010年相繼推出1000噸級、2000噸級履帶起重機,3000噸級履帶起重機也同步進入研發階段。千噸級履帶起重機的次第推出,揭開了中國超級履帶起重機快速發展的序幕。
目前,千噸級以上的超大型履帶式起重機,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研製,總產量僅幾十台。在國內,履帶起重機的競爭主要集中在4家企業,中聯重科、徐工建設、撫挖重工、三一科技。這4家企業內部競爭非常激烈,而其他品牌則受到前4位的競爭威脅和壓力。
以徐工為代表的國內第一方陣4家生產企業的履帶式起重機產品現在已經全部突破千噸級。中國企業的集體崛起,正是全行業厚積薄發的成果,本土品牌的技術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不僅將打破外資企業的壟斷地位,更有望使得全球超大型履帶式起重機需求倒向「中國製造」。
履帶起重機將迎來高潮期
2011年前三個季度,我國累計銷售履帶起重機1485台,同比增長10.57%。其中,一季度銷售443台,同比增長42.90%;二季度銷售597台,同比下滑2.29%;三季度出現一定程度反彈,但反彈力度有限,累計銷售445台,同比上升5.45%。只9月一個月就銷售161台履帶起重機,其中中聯重科以57台的銷量排名第一;另外,從噸位上看,主要集中在1噸~70噸這個區間。
近年來,隨著國家在能源建設方面的巨大投入,一系列重大能源裝備項目紛紛上馬。以石化工程為例,10年前國內主體的石油煉化基地多為年產300萬噸煉油、30萬噸乙烯的規模,近幾年才陸續在青島、茂名、天津等地建成了年產100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的大煉廠,承擔這些煉廠建設的關鍵設備為從國外進口的4台1000噸級以上履帶起重機。而國內近幾年發展的二代核電,則全部是由進口超級履帶起重機建設完成的。
2011年,受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影響,信貸緊縮政策導致在建工程進度放緩、部分原計劃開工的項目延遲;起重機終端用戶受信貸緊縮政策影響,購機費用減少,購機需求降低,以致我國工程起重機2011年呈現出一季度超預期增長、二季度增速下滑、三季度反彈乏力的局面。
千噸級履帶起重機國內崛起
大型起重吊裝機械屬於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在全球經濟領域內,是所有重大基礎項目建設的最關鍵設備之一。國外履帶起重機發展較早,技術較為成熟,2002年,美國特雷克斯推出了世界首台千噸級履帶起重機。而國產履帶起重機直到2003年才推出了首台150噸級,大噸位履帶起重機全部依賴進口。隨著新世紀以來的重大工程的大型化加速趨勢,國內超級履帶起重機開始慢慢出現在眾人面前。從2004年開始,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出現了「超級起重機」概念,國際各大起重機巨頭紛紛推出了最大起重量超過1000噸以上、最大起重力矩超過一萬噸·米的超大型履帶起重機,當時中國企業的最大製造能力還在300噸級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