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自2014年以來,我們已經聽到眾多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消息,包括阿里巴巴、京東、新浪微博、圖牛旅遊網、聚美優品等公司,據宇博智業了解,如今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數量達到了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業界預計,今年大概有15-20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不過赴美上市也存在更高的訴訟風險。
2014年赴美上市企業眾多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中國企業赴美上市?今年年初以來,京東、新浪微博、途牛旅遊網、聚美優品等先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3月份,阿里巴巴公開宣布將赴美上市。此外,迅雷、智聯招聘、凡客等多家公司也希望在2014年的赴美上市潮中占據一席。
選擇在美國上市的原因
為什麼眾多企業選擇赴美上市呢?一方面,今年美國市場情緒對中國公司上市非常有利;另一方面,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除在A股上市外,鼓勵和支持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到境外上市等多種方式融資發展。「一拉一推」意味著今年是中概股赴美上市的良好時間窗口。
中美上市的區別
通過中國企業IPO上市指導及併購整合策略全景研究報告了解到,「美國對公司上市實行註冊制,中國對A股擬上市公司實行核准制,前者意味著『寬進』,後者意味著『嚴進』。」達信中國財務與專業責任保險部負責人黃翀表示,「寬進」雖然使企業上市相對容易,無需證券主管部門批准,無需排隊。但由於在美國有十分強大的市場監管力量,因此,中國企業赴美上市也面臨著比國內高很多的訴訟風險,而這也使得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容易,堅守不易」。
至少20家企業已在美遭訴訟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通過IPO的方式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存量總數不到200家,在上市之後遭到投資者集體訴訟的企業至少超過了20家,一旦遭遇訴訟,企業無論勝訴還是最終與投資者和解都將付出高昂的司法費用,如果雙方和解還需要支出一大筆和解費。
美國投資者的法律意識十分強,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研究深入,一旦發現上市公司在IPO過程中有虛假陳述,或者誇大宣傳等情況,就會採取集體訴訟的方式來索要賠償。宇博智業了解到,美國有眾多原告律師事務所,這些事務所專門針對上市公司「挑刺」,幫助投資者維權,一旦提起訴訟後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達成和解,這些律師事務所將可以獲得最高約33%的和解費。
「因此,強大的市場化監管力量使得在美國上市的公司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對於中國企業而言,這是必須考慮的因素。」黃翀表示。
事實上,類似的例子並不鮮見。在美國、香港和A股三地上市的中國人壽就曾經遭遇訴訟。2004年,美國MilbengWeiss律師事務所號召於2004年2月3日前持有中國人壽股票的美國投資者進行集體訴訟登記。儘管這場跨國官司最終以原告自願撤訴了結,中國人壽全身而退,但長達5年的官司無疑耗時耗力。
而在眾多擬赴美上市的企業中,尚未上市就遭質疑的也並不少。根據媒體報導,近期向SEC遞交了上市申請的途牛旅遊網就受到質疑,受到質疑的部分包括其毛利率、盈利、市場份額等;而聚美優品則面臨假貨的問題,多家媒體以「聚美優品假貨橫生 赴美上市恐遭集體訴訟」為主題進行了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