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大棚西紅柿上市的時間。目前在山東,西紅柿的參考價是1.4元,與10月中旬相比下調了0.25元,跌幅達到了15.15%,較去年同期下調了0.55元,同比跌幅達到了28.21%。每斤少賣了0.25元,這個下降的幅度有點大。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隨著天氣的變冷,露天西紅柿消失,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多為暖棚栽培的西紅柿,在冬暖式大棚擁有量較多的山東省,多個產區的西紅柿供應量不斷增加,而西紅柿的消費,是伴隨著天氣的變冷而減少的。從11月中旬開始,西紅柿的價格出現了回調。
冬天西紅柿鮮食的需求在減少,另外,現在鮮食類的蔬菜操作的利潤比較低,有一些基層的客商直接選擇從產地採購,削弱了批發市場的消化量。
供應增加,消費有限,西紅柿的價格就出現了下滑。那麼未來,西紅柿的價格還會繼續下降嗎?業內認為,會迎來一定的反彈。
主要是因為天氣,光照不足,不能產生光合作用,西紅柿成熟的就慢,這樣的話天冷上市量就會減少,再一個不是所有產區交通都是發達的,下雨時有些老百姓的貨可能就直接放在棚里了,不會拉出來,這樣上貨量減少價格就會適當地往上漲。未來價格上漲的預判,是基於供求關係的理解,雖然看漲,但是缺乏暴漲的條件,總體價格不會漲太高。此外,與大蒜、生薑這些耐儲存的農產品不同,西紅柿價格的波動不好預測,影響它的因素太多,價格一個星期變三遍都有可能,種植戶還是要少囤貨。
類似西紅柿這種價格經常變動的農產品,它的行情不好把握,種植戶怎麼才能多賺錢呢?建議,目前我國的農產品種植,多是傳統型的,這種局面不改變,種植戶總是處於被動。
傳統型的農戶和農業合作社,只管種,不管銷,坐等批發商上門收。沒有專門的營銷團隊,銷售的時候,只能參照往年的行情,以及當地收穫的情況,得到的信息會出現滯後,或者不準確的情況。
建議農戶,要主動轉型,依靠合作社,合作社要提早尋找銷售渠道。小的農戶依靠合作社,合作社依靠社社聯合,最終依靠蔬菜協會,實現統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