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指政府與公眾互動下的垃圾全程、綜合和多元治理,研究對象是政府、社會及社會利益相關方之間互動的方式方法,側重於垃圾社會化處理,其目標是均衡消費者利益與社會成本、效率與公平,遏制政府失靈、社會失靈和市場失靈,促進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
2016-2021年中國垃圾處理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我國垃圾治理形式嚴峻,不容忽視。為了破除圍城困境,並凸顯垃圾治理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有必要把垃圾治理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如此才能解決這些普遍存在於垃圾治理領域的全國性重大問題。
有專家預測,「十三五」期間,我國垃圾治理行業投資規模將達到5萬億元左右。2020年垃圾治理行業投資規模有望達到萬億元,垃圾治理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價值日益彰顯。
分析當前我國垃圾治理形勢,3個問題不容忽視。
一是在政府建設和社會治理方面,政府「放管服」﹑排放者負責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落實不到位,社會資本長期投資願望和民營企業參與率較低,不能有效推動政府、社會、市場和技術的良性互動。
二是在治理體制機制方面,各地各自為政、畫地為牢的情況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垃圾治理的管理職能﹑治理鏈條割裂,阻礙跨域治理和跨行業治理,阻礙全流程一體化治理。
三是在法規政策方面,存在底線不明、具體要求不全、約束性不夠、操作性不強等問題,缺少全面體現固體廢棄物屬性和固體廢棄物治理要求的法律法規,不能全面、科學地規範和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地加強垃圾綜合治理。
專家認為,只有把垃圾治理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才能解決這些普遍存在於垃圾治理領域的全國性重大問題。只有全國一盤棋,才能有效治理過度包裝、過度消費,治理垃圾山、「垃圾圍城」、「垃圾圍村」和垃圾跨行政區劃偷運偷排等「垃圾病」。
第一,調整「地方自治」政策為「地方負責,跨域合作」政策。修訂「誰產生誰治理,誰排放誰治理,哪裡排放便哪裡處理」為「誰產生誰負責,誰排放誰負責,哪裡排放便哪裡負責處理」。明確區域合作機制與監督規範機制,明確項目的選擇原則、選址基本方針、融資建設模式、安全衛生防護標準、規劃評價與社會參與辦法。鼓勵結合區域一體化、都市圈一體化、新型城鎮化和城鄉服務一體化發展,統籌規劃建設管理區域內垃圾治理基地、園區或設施。
第二,明確政府與社會的分工協作。政府要樹立互動的治理理念,簡政放權,做好「放管服」,保障政府、企業、公眾良性互動和共治。落實排放者負責原則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群策群力,促進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排放和回收利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政府引導、市場導向型垃圾治理方式,支持垃圾治理全程一體化PPP模式的示範,增強治理服務供需雙方的能動性,均衡治理服務供給與需求,吸納社會資本長期投資,提高民營企業參與率。
第三,深化體制改革。整合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職能和建築廢棄物、工業垃圾、農業垃圾、生活垃圾、污泥、醫療垃圾等垃圾治理的管理職能,歸口到一個部門統一行使。同時,建立發改、國土規劃、財政、環保、建設、工業、能源、物價、科技等部門的協調機制,加強部門間分工協作,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減輕企業負擔。
第四,實施全程綜合治理。要推動從產生到處置的全程治理,明晰源頭減量與分類排放、收運、物質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處置5個治理環節及其處理主體、對象、目的、時間、場所和方法等治理要素,形成先源頭減量和排放控制,再到物質利用、後能量利用和最後填埋處置的分級處理與逐級利用的層次結構和整體協同規律。要堅持「因地制宜、多措並舉、以廢治廢、變廢為寶」原則,整合產業鏈,推動綜合治理。
第五,進一步完善法規政策。整合《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循環經濟促進法》和《清潔生產促進法》等法律與固體廢棄物治理相關的條款,出台《固體廢棄物治理法》。全面體現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性、資源性和社會性,全面提出固體廢棄物全程、多元、綜合和依法治理要求。界定垃圾排放權與處理權,明確治理服務的分配方式。明確排放費的收費辦法,制定垃圾處理的財政補貼與經濟激勵辦法,制定生態環境補償辦法。制定治理規範、生產標準和服務標準,促進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處理。出台市場開放、競爭與管理辦法﹑投融資管理辦法,實施市場准入和退出標準,鼓勵協同生產,增強行業競爭性,維護社會秩序、效率、正義與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