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受国内光伏分布式市场加速扩大和国外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双重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生产成本显著下降、企业效益持续向好、对外贸易保持平稳。以下是中国光伏产业现状详情: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一)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2017年我国多晶硅产量24.2万吨,同比增长24.7%;硅片产量87GW,同比增长34.3%;电池片产量68GW,同比增长33.3%;组件产量76GW,同比增长31.7%。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继续保持全球首位。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P型单晶及多晶电池技术持续改进,常规产线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0.5%和18.8%,采用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技术(PERC)和黑硅技术的先进生产线则分别达到21.3%和19.2%。多晶硅生产工艺进一步优化,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70KWh/kg以下。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三)生产成本显著下降。
在技术进步及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领先企业多晶硅生产成本降至6万元/吨,组件生产成本降至2元/瓦以下,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至5元/瓦左右,度电成本降至0.5-0.7元/千瓦时。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四)企业效益持续向好。
受惠于市场规模扩大,企业出货量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技术工艺进步带动生产成本下降,我国光伏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升,上游硅料、硅片、原辅材、以及下游逆变器、电站等环节毛利率最高分别达到45.8%、37.34%、21.8%、33.54%和50%。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五)对外贸易保持平稳。
2017年1-11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为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多晶硅进口量14.4万吨,同比增长17.3%。受全球光伏市场继续扩大影响,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快速增长,但产品出口价格持续下滑,墨西哥、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增速提升,其中对印度出口跃居第一位。
分析中国光伏产业现状,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已呈现区域化、集群化,临近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链互补和经济合作,产业竞争力实现了整体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16年,我国光伏产业销售收入逐年递增。由2011年的1519.47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5483.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9.26%。随着国家政策对光伏产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产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幅度增长趋势。
伴随着全球对能源、环境危机关注的不断增强,光伏产业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在经历跨越式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制造业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光伏产业在世界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经历了产业发展的几次阶段性的起落。
光伏发电是当今世界利用太阳能最主要的一种方式。面对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光伏发电从资源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这两个角度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作为全球新兴行业的一个重要代表,长期来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吸引着大量企业参与和投资。
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我国光伏产业在经历了快速增长、产能过剩的发展阶段后,日趋理性,越来越注重光伏产品和系统的质量。光伏制造企业正由一度恶性的低价竞争逐步转向产品质量和服务竞争,以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8月,前几年安装的一些光伏发电设备已出现热斑、隐裂、功率衰减等问题。上述问题已引起我国光伏产业从业者的重视。现在,我国光伏发电项目已经不仅仅是企业在做,而是千家万户都在做。一些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就如同冰箱,成为了普通的消费品,这个时候如果质量不好,整天出毛病,消费者闹心,光伏发电就很难再推广了。
光伏组件的质量也关系着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光伏组件如果质量差,会导致光伏转换效率衰减加速,使得组件寿命减短。以一个西部地区2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光伏地面电站为例,如果光伏组件的寿命能够达到25年,其内部收益率可以达到11%以上。如果组件寿命只有10年,那么内部收益率只有4.8%左右。如果组件质量出现问题,年功率衰减率达到5%,那么内部收益率将降到2%左右。过分追求低成本而使用未经实验证实的材料,可能反而会使光伏组件每度电的发电成本上升。寿命缩短的同时,电站的运维成本也会增加,甚至有可能导致投资亏损。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2013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1292万千瓦,而全国在产的95家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的实际产量是2510万千瓦,一半以上的产量需要依赖国际市场消化。这意味着,光伏组件产品的质量必须经受住国际市场的检验。“质量太重要了,牵扯着方方面面,事关我们国家整个光伏产业的生死存亡。”李俊峰说。
不少人可能仅仅将光伏产业的质量局限于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上,事实上,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光伏产业的质量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产品和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光伏产品和系统,并不是一般的消费型产品,它们的使用年限可以达到几十年。而且,我国的大型地面电站大多数集中于西北部地区的戈壁、沙漠等地,因为这里有着充足的太阳能。但是,这些地方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风沙大、冬季气温寒冷,给光伏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也带来了考验。也正因为此,光伏发电系统从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到支架,甚至于支架上的每个螺丝,都必须有高质量。了解更多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另一方面,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能否产生更多的电能也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收益。衡量一个光伏发电系统把太阳能光照转换成电的能力的指标,就是光电转换效率。对于光伏发电,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电站来说,还必须重视安全性。
分布式光伏电站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会直接危及周围建筑,甚至给住户带来危险。在国外,就曾发生过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因为短路而引起火灾的事故。因此,质量可靠的光伏产品和系统,必须能够保证周围的建筑安全,能防电击、防火、抗风等等。
光伏产品和系统的安全性,还包括尽量满足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方面的要求。虽然现在电网更加坚强、智能,能够安全地接纳光伏电源,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也应该符合接入标准,以确保电网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