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IT報告 >> 2025年社保行業發展趨勢前景分析預測

一、社保行业定义及分类

  通过对社保行业分析了解到,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社保行业定义及主要内容分析详情如下。

社保行业定义及主要内容分析

  社保行业定义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为了预防和分担年老、失业、疾病以及死亡等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安全,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 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保主要内容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更多最新相关社保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社保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新的参统单位(指各类企业)单位缴费费率确定为10%,个人缴费费率确定为8%,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及以个人形式参保的其他各类人员,根据缴费年限实行的是差别费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劳动者,缴费基数在规定范围内可高可低,多交多受益。职工按月领取养老金必须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已经办理退休手续;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了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的缴费义务;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

  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月发放标准根据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账户基金用完后,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所建立的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险制度。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账户构成。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其中:单位按8%比例缴纳,个人缴纳2%。用人单位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这部分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职工住院和特殊慢性病门诊及抢救、急救。发生的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符合规定的医疗费,其中个人也要按规定负担一定比例的费用。个人账户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就医购药符合规定的费用,个人账户资金用完或不足部分,由参保人员个人用现金支付,个人账户可以结转使用和依法继承。参保职工因病住院先自付住院起付额,再进入统筹基金和职工个人共付段。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及个人,必须同时参加大额医疗保险,并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额医疗保险费,才能享受医疗保险的相关待遇。

  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后,由国家和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物质帮助。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对于工伤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工伤保险费的征收费率高于一般标准,一方面是为了保障这些行业的职工发生工伤时,工伤保险基金可以足额支付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另一方面,是通过高费率征收,使企业有风险意识,加强工伤预防工作使伤亡事故率降低。

  职工上了工伤保险后,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另外,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工伤参保职工的工伤医疗费一至四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辅助器具等、工伤康复费、劳动能力鉴定费都应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国家机关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都应办理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是用于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其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无固定工资额的单位以统筹地区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失业保险费。单位招用农牧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当前中国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的范围包括:在岗职工;停薪留职、请长假、外借外聘、内退等在册不在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其它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包括建立劳动关系的临时工和农村用工)。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具备以下条件的失业职工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其次不是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还有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针对生育行为的生理特点,根据法律规定,在职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者暂时中断工作、失去正常收入来源时,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物质帮助。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服务两项内容。生育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及其利息以及滞纳金组成。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职工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及国家规定的与生育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都应该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出。

  所有用人单位(包括各类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生育保险。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统一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 0.7%缴纳。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职工,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在6个月以上,并按时足额缴纳了生育保险费;计划生育政策有关规定生育或流产的;在本市城镇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或经批准转入有产科医疗服务机构生产或流产的(包括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

二、社保行业概况及现状

  在2010到2020年,中国保险增速(12.9%)约为同期世界保险业增速(5 .2%)的2 .5倍。随着经济的发展,房价的不断升高,啃老不再丢人,养儿防老并不一定能靠得住,而随着养老保险制度越来越完善,很多人开始意识到缴纳社保的重要性。以下对社保行业现状分析。

  2014-2020年中国社保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深度调查预测报告数据表明,在2011年至2020年期间,GDP增长在6%到10%的假设下,中国保险业的总体年均增长率(扣除物价因素)较为可能的浮动区间为8%到18 .9%,其中更为可能的浮动区间为8 .8%到16.6%。社保行业分析指出,在中间情形假设下,2011年到2020年中国保险业年均实际增长率为12.9%。预计2020年,中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将为2010年的3.9倍,保险深度将达到6.4%。

社保行业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我国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社保工作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从三大状况来分析社保行业现状。

  伴随着中国的养老保险扩面空间正大幅缩小,各地“运动式”征缴的工作中,很多是在催缴企业所欠的社保费。社保行业现状分析,特别是一些小微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流动性较大的服务行业,不愿意为员工缴纳社保,征缴尤为困难。

  如今民营企业已成就业领域的主力军,但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都不大,生产季节性强,使用的工人流动性大、随意性强,导致劳动者应保未保,已保未缴和已缴停缴等现象突出。据社保行业现状了解,蚌埠目前已采取共享信息平台的方式,启动行政监察的方式,对相关现象进行整治。

  社保行业现状对企业来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压力较大,是扩面征缴难以继续快速推进的重要原因。按国家现在规定,雇主要按员工工资总额20%缴纳养老金,在一些老龄化趋重的地区,费率还在提高。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部门利用行政手段强行推动征缴扩面,以此来缓解养老金收支不平衡的困境,大大地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有观点认为,这无异于“杀鸡取卵”。

  社保也就是我们说的社会保险,如今我国要求用人单位必须要为员工缴纳社保,至于实际缴纳社保的基数,这就要根据单位的情况来确定了,但对于缴费的比例,法律方面有要求,可供单位自由选择的余地不大。而要是单位不按照规定为员工购买社保,主要是在转正之后才开始购买社保的,这些都是属于违法的行为,此时可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投诉,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三、社保政策及环境

  社会保险基金是为了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而建立的,主要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构成,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用于公民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当期发放。

  为了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缺口,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于2000年8月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并设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立法层次过低一直是社保基金管理上的一大缺憾。最新全国社保基金条例五月实施,下面看下具体介绍。

全国社保基金条例五月实施 为社保基金入市提供立法依据

  全国社保基金自2000年8月份建立到2014年末,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36%。2015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达到15.14%,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第667号国务院令,公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下称《条例》),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这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下称“全国社保基金”)成立16年来,首次以国务院条例级别明确其性质、定位、投资运营、监督、法律责任等。

  《条例》对全国社保基金的地位进行了界定——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称“理事会”)管理运营,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和以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理事会投资运营全国社保基金,应当坚持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原则,在国务院批准的固定收益类、股票类和未上市股权类等资产种类及其比例幅度内合理配置资产。

  值得指出的是,与此前一直执行的《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相比,《条例》增加了一项重要内容,即经国务院批准,理事会可以接受省级人民政府的委托管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俗称“地方社保”);受托管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按照国务院有关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规定执行。

  上证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这意味着在现有广东、山东两地试点的基础上,各个省的社会保险基金或将陆续由理事会进行委托管理,为将来社会保险基金“入市”提供一个法律依据,也是社会保险全国统筹的过渡性办法。更多最新社保行业政策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社保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

  明确全国社保基金法律地位

  《条例》从性质、定位、投资运营、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全国社保基金做了框架性的界定,目的在于规范其管理运营,加强对其监督。

  国务院法制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社保基金规模已达15085.92亿元。目前,我国已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保障基金安全的任务越来越重,迫切需要强化对基金投资运营的管理和监督。

  全国社保基金并不同于社会保险基金,而是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和以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条例》中界定,全国社保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国家根据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和调整其规模。

  长期研究社会保障基金的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告诉记者,全国社保基金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此前一直执行的是《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行政授权的方式来确定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并没有对全国社保基金的法律地位进行界定和明确。在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看来,此次颁布的《条例》是关于全国社保基金的“扛鼎大法”。

  《条例》还对全国社保基金的管理运营进行规定,指出理事会投资运营全国社保基金,应当坚持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原则,在国务院批准的固定收益类、股票类和未上市股权类等资产种类及其比例幅度内合理配置资产。

  而且,理事会制定全国社保基金的资产配置计划、确定重大投资项目,应当进行风险评估,并集体讨论决定。刘俊海认为,这种科学决策机制是对全国社保基金的保护,而且事后证明决策错误的话,应当有问责机制。

  为未来社会保险基金入市提供法律依据

  《条例》在附则中提出,经国务院批准,理事会可以接受省级人民政府的委托管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受托管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按照国务院有关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规定执行。

  与此前一直执行的《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相比,这是此次《条例》中新增的一条。董登新指出,这也意味着在现有广东、山东两地试点的基础上,各个省的社会保险基金将陆续由理事会进行委托管理,为将来社会保险基金入市提供一个立法依据。而且,在他看来,这会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社会保险全国统筹的过渡性办法。

  目前仅有广东、山东两省由理事会委托管理运营部分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广东和山东省委托资金1732.88亿元。

  但是董登新指出,社会保险基金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因为资金来源性质不同,所以其资产配置并不能一样。尤其是地方社会保险基金的当年收支结余部分并不确定,所以要对股票类等高风险资产比重进行控制,更大的投资比例应该侧重于固定收益类资产。

  此前颁布的相关办法中已经对这两类基金投资股票进行“区别对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中规定,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划入全国社保基金的货币资产中,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

  值得指出的是,作为全国社保基金的管理运营者,理事会的运营能力值得称赞。上述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介绍,自成立以来,全国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为7133.34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82%,超过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6.47个百分点。

四、社保统计数据

'{G@feeA%@FTAfաjbfbnVmR]k۽IHd% Y]YYyBk?e!ͯ|??>{xw S{XAX=Bȹe>-6"W1A~XeGi <<.Ƽ"CVWkr`b5+(fKZ9x;lg79oAJm)8bgސ+gBS"c A'O_"_O:)4mNm;wYlփ,E!Bj30eO`SAs /jn~"0Q4!/ -Z孻IӠ4PӠ4Z w[c 7n2`[CAu 25 hO/Ά'˘7 ~~3] [3@?F}ƌ &KmK? FKy!м~ :M# ݬwT6C# N W6th ӧ#9I!oc5Ol!|Z%sf@cTb<'?~>aP' iKFzL00l"y+KOtUơ~=] N$\9M^M7 澫ƌKt 3cMpPf3=o۶Fh$2ȣ.q~@CEdّP$

五、社保产业布局

  2020年一季度末社保基金共现身50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榜,新进13只,增持15只。保基金新进股票与增持股票行业重合度较好,尤其是机械设备、医药生物、房地产、汽车、电气设备、农林牧渔、电子重合度较高,这意味着社保基金下半年的布局已经开始。现从社保产业布局分析。

  2014-2020年中国社保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深度调查预测报告从持有的流通股市值来看,目前社保基金持有长春高新、万华化学、完美世界、平安银行、重庆啤酒、国药股份和通威股份等7家公司的流通股市值超过10亿元,居首的长春高新为56.71亿元。

社保产业布局

  医保实时联网结算;可作为办理人力社保系统内各项业务时的身份凭证,通过社保卡查询信息,发放社会保险待遇,缴纳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企业退休人员体检,及财政部门的涉农补助金发放等。现从三大方面来分析社保产业布局。

  社保产业布局在政策层面,在国务院颁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以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养老金唯一合法受托机构,将迎来更多地方养老金。据记者了解,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正在筹建多个部门,接受地方委托投资运营养老金结余资金。

  社保产业布局从行业来看,无论是社保基金,还是证金公司,均偏爱医药生物。截至30日,社保基金和证金公司三季度末新进重仓的9大医药生物股持股市值共计145988.44万元。其中,科伦药业、健康元、国药一致、翰宇药业、香雪制药等5大重仓股期末持股市值超过一亿元以上,分别为45569.14万元、25871.94万元、22829.94万元、12310.3227万元、10356.6137万元。

  社保产业布局从业绩来看,这些新宠较为优良。例如科伦药业三季报显示,今年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22.31亿元,同比增长54.6%;实现净利润10.23亿元,同比增长164.8%。10月30日,公司发布回购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刘革新提议,公司通过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回购价格不超过25.00元/股,回购总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不超过50000万元人民币。

  社保、证金公司一般是在市场低位进行投资,未来获利的概率更大。其通常是选择中长期业绩成长性好或者绩优的龙头公司。社保产业布局分析,四季度生物医药行业在系统性风险下仍会震荡,但从拉长期限来看,投资性价比很高,但需要精选具备优质壁垒的公司。

六、社保技术特点

  2019年前社保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0万亿元。社保也就是我们说的社会保险,如今我国要求用人单位必须要为员工缴纳社保,至于实际缴纳社保的基数,这就要根据单位的情况来确定了,但对于缴费的比例,法律方面有要求,可供单位自由选择的余地不大。以下对社保技术特点分析。

  即便保险资产规模翻倍,相对于实体及金融体系的需要,2014-2020年中国社保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深度调查预测报告指出,规模仍然太小即便未来五年保险总资产规模翻倍,达到接近40万亿人民币体量,相对于277万亿的银行总资产体量来说,仍然太小;无法显著改变过于依赖银行的间接融资体系现状,也无法充分满足直接融资体系,尤其是债市、股市、实体对长期资金的直接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在总结已有养老健康相关险种税收优惠试点基础上,迅速给足政策甚至采取补贴办法、监管放活,较快做大做强保险产业刻不容缓。

  居民资产中商业保险比重国际比较

社保技术特点

  中国社会保险最大的特点是缺位与福利早熟并存。制度的缺位是指对农民的保障制度缺位,福利的早熟是指城市中某些项目福利水平太高。随着社保费率进一步下降,对于依法缴费的企业来讲,税务征收后费负会逐步合理下降。现从三大特征来分析社保技术特点。

  非盈利性:社会保险是非盈利性保险,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实施社会政策为目的。社保技术特点分析,虽然社会保险在运作上也需要借助于精确的计量手段,但不能以经济效益的高低来决定社会保险项目的取舍和保障水平的高低。如果社会保险财务出现赤字影响其运作。国家财政负有最终责任。商业保险在财务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国家财政不应以任何形式负担其开支需求。

  强制性: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所谓强制性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劳动者个人和所在单位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缴费标准和待遇项目、保险金的给付标准等,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社保技术特点分析,劳动者个人作为被保险人一方,对于是否参加社会保险、参加的项目和待遇标准等,均无权任意选择和更改。

  普遍保障性:社会保险对于社会所属成员具有普遍的保障责任。社保技术特点分析,不论被保险人的年龄、就业年限、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如何,一旦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政府即依法提供收入损失补偿,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险除了现金支付以外,通常还为劳动者提供医疗护理、伤残康复、职业培训和介绍、老年活动等多方面的服务。

  社保技术特点分析,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建立起了以城镇职工为保障对象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主要项目有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制度相结合的养老社会保险(以下简称统账制度)、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制度相结合的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七、社保市场分析

  2016年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运行总体平稳,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基金收支规模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普遍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下面进行社保基金市场规模分析。

  2016年,全国各地继续大力推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实现精确管理、精准扩面,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其中,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88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7.44亿人(含人社部门负责管理的城乡统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19亿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81亿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85亿人。

  通过对社保基金市场规模分析, 2016年,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5.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总支出4.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基金累计结余为6.6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截至2016年底,全国建立企业年金的单位7.6万户,参加职工2325万人,积累基金1.1万亿元,参加补充医疗保险的职工为2.9亿人。

  2016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普遍提高。其中: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为2373元,比上年增加122元,增长5.4%。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焦点。据数据统计,全国总体的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在2016年的累计结余达到近3.7万亿元,较2015年继续增长,企业养老金平均可支付月数维持在17个月以上。

  通过对社保基金市场规模分析,截至2015年底,在企业年金受托管理方面,有受托资质的3家商业银行受托管理的资金总额为1479.49亿元,占比达25.80%;在企业年金账户管理方面,有账户管理资质的10家商业银行管理的企业账户数为60899个,占比达80.71%,管理的个人账户数为2033.84万个,占比达87.81%;在企业年金托管方面,有管理资质的10家商业银行管理的企业年金总额为9525.51亿元

  近年来,我国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托管资产规模稳定增长,且增速均保持在24%以上,2015年我国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增速为31.93%。若按照30%的速度增长,则2016年我国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托管资产规模达到5419亿元左右,2021年预计达到2.01万亿元。

  2015年,我国寿险行业保费收入为13241.52亿元,根据近年来我国寿险行业保费收入的增长情况,若以15%的增长率增长,预计2021年,我国寿险行业保费收入将达到3.06万亿元,未来我国寿险行业发展养老保险业务前景较好。以上便是社保基金市场规模的所有分析了,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社保市场规模的请关注2018-2023年社保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八、社保发展趋势

  167家公司中,85家去年四季度有新社保基金现身十大流通股东。其中,工商银行、中国人保新进社保基金持仓市值居前,分别为725.10亿元、288.54亿元,均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以下对社保发展趋势分析。

  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59130亿元,比上年增加2040亿元,增长3.6%。社保行业分析指出,基金支出合计54492亿元,比上年增加5285亿元,增长10.7%。

社保发展趋势分析

  社保也就是我们说的社会保险,如今我国要求用人单位必须要为员工缴纳社保,至于实际缴纳社保的基数,这就要根据单位的情况来确定了,但对于缴费的比例,法律方面有要求,可供单位自由选择的余地不大。现从三大预测来了解社保发展趋势分析。

  社保发展趋势分析,到2020年,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保障制度。通过强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与养老保障制度,即让全体人民享有起码的社会保障,能够免除生存危机、疾病忧患和从制度上解除养老后顾之忧。因此,这一阶段搭建的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平台,维护的是底线公平。

  社保发展趋势分析,到2030年,实现社会保障全面定型及稳定发展。以覆盖城乡的基本保障制度为基础,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定型、稳定发展,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并在规范、有序的条件下实现良性运行。

  社保发展趋势分析,到2050年,完成社会保障由基本保障型向生活质量型转变。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任务将不再是项目扩张,而是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提升保障水平、建设发达的公共服务体系,向生活质量型保障转化。

  总之,在老龄问题日益多样化和严峻化的中国,成功的老龄化战略的实施,将是老龄观念和老龄事业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尝试。社保发展趋势分析,老人不只是被关怀照顾的对象,也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同样,健康老龄化也不只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而如何使老年人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才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人口老龄化热潮既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也是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制度根源。解决老龄化问题,既靠我们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客观地对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九、社保投资分析

  社保是许多人们关心的问题,据最新消息显示,在3月16日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表示,适当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是可以做的,“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随后,人社部表态将研究落实降低社保费率。记者梳理发现,除北京外,已先后有上海、广东、天津、云南、甘肃、浙江杭州、福建厦门等地区出台相关政策降低社保费率。

全国多地下调社保费率 上海养老保险费率下调1个百分点

  上海首下调养老保险费率

  在近期调整社保费率的这几个地区中,大部分是对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率的调整。如广东将失业保险缴费费率从原来的2%降低至1%。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社保中心了解到,从本月起至今年6月30日止,北京启动重新核定部分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率的工作,涉及企业10万余家。

  此前,根据今年北京市工伤保险费率调整的相关政策,北京工伤保险基准费率由原来的0.5%至2%调整为0.2%至1.9%。

  但在我国目前“五险”总费率39.25%中(企业负担28.25%,个人负担11%),养老和医疗保险占最大头。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真正要为企业减轻负担,应考虑下调养老保险费率。

  3月21日,上海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费率均下调1个百分点。这是今年第一个动养老保险“蛋糕”的地方。此外,上海还将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下调0.5个百分点。据测算,费率下调后,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约135亿元。

  减轻企业压力,上海经验能否被全国各地效仿,养老保险费率是否会普降?

  对此,人社部社保所所长金维刚表示,调整养老保险费率,要视情况而定,“广东、浙江等地节余较多,可以先降、多降。一些省份已经在动用历年节余或者需要大量财政补贴,要慎重考虑。”

  多地出台困难企业缓缴社保政策

  此外,针对一些困难企业,全国多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既包括缓缴社保的,也包括有针对性地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的。

  甘肃明确,在2017年底前困难企业在期限不超过一年内可缓缴五项社保费,缓缴的社保费免收滞纳金。缓缴期满后足额补缴各项社会保险费,符合相关条件的困难企业,可再次申请享受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

  重庆市更直接,该市对小微企业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直接降低费率,单位缴费费率由原来的20%直接降至12%。

  记者还注意到,近日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目前已有地方先行。

  今年2月,广东省提出,优化社保险种结构,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浙江杭州也发文要求,适时将生育保险并入医疗保险管理范围。

  焦点

  降费率会否影响支付待遇?

  不会影响,未来还将逐步提高社保待遇

  下调社保费率会不会引起社保支付待遇水平的降低?对此,金维刚表示,降低社保费率,意在为企业降成本,但不能降参保职工的待遇。

  “降费率不能‘摁下葫芦起了瓢’,未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成本的变化,各项社保待遇还将逐步提高。”金维刚说。

  记者注意到,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报告中说,各地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意味着,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今年将迎来12连涨。

  在宣布降低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率后,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介绍,目前上海职工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较好,此次下调社保费率,不会影响到参保人员的总体待遇水平。上海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也强调,上海会跟着国家“一起走”,该涨的一点都不会少。

  实行困难企业缓缴社保政策的山东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缓缴期间,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正常享受,不受影响。

  如何保证养老金支付安全?

  未来或将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养老基金

  降低社保费率,尤其是下调养老保险费率,会不会给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带来风险?一方面是给企业减负,一方面是保证养老金长期支付安全,两者如何平衡?

  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算了一笔总账:“去年养老保险收支结余3400多亿元,累计结余34000多亿元,我们还有全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储备16000亿元没有动。”

  苏海南表示,从养老保险的收支结余、累计结余和社保基金储备的数目看,当期发放没有问题。不过,人社部也表示,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养老保险长期存在着支付压力。

  对此,“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也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财政部正在牵头制订“国资划拨社保基金”方案。

  金维刚介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会倒逼企业年金的发展,这也将减轻基本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不过,仍然需要划拨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来减轻改革的负担。苏海南则表示,如果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养老基金这项工作做得好的话,未来甚至有可能适当降低养老保险的费率,从而既减轻企业负担,又保证基金支付安全。更多最新社保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社保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

十、社保行业资讯

  在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中,养老和医疗改革是民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所在。2018年,作为二次分配的社保政策性待遇水平仍将稳步提高。在此基础上,还将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改革,提高医疗卫生质量,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养老和医改再啃“硬骨头” 社保关键领域改革或迎突破

  两会代表和委员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有助于解决养老保险制度中最主要问题——统筹层次低的问题。公立医院改革又是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核心。开啃养老和医疗改革中最硬的这两块骨头,意味着社保关键领域改革有望在今年迎来较大突破。

  收入及社保待遇水平再涨

  社会保障政策在确保收入稳定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自2005年我国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以来,养老金将实现14连涨。“养老金指数化增长是养老金制度设计中应有之义。考虑到今年经济增长率将会在6%-7%之间,社会平均工资将上调,养老金也会相应有所上调。” 郑秉文说。

  医保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当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出资和保障水平相对还比较低,人民群众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保华表示,开展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于大病患者发生的高昂医疗费用给予保障。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特别是一半用于大病保险,将进一步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的覆盖率,对于提高老百姓的就医率、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今年将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对此,郑秉文表示,统筹层次低是养老保险制度中最主要的问题,很多其他问题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设立调剂金制度是一个过渡,建议设置过渡期的时间表。“实现全国统筹的时间越早,改革阻力就越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

  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司委委员郑功成指出,全国人大内司委对养老保障问题开展了三年监督工作。期间形成了包括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推进医养结合、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等五个专题报告,并且上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

  “医养结合是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是高龄老人,越需要医养结合。”郑秉文分析称,最能体现医养结合的是机构养老,其次是社区养老,再次是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绝大部分是市场化、商品化的,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吸引顾客,自然而然就能将医疗带入。

  不过,郑秉文也表示,目前机构养老方面仍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需要的是离家近的、一般性的养老院,顶端养老院主要针对高职、高管、高干三高人员,养老院需要在供给方实现多元化,适合整个市场多层次需求。此外,还要完善市场环境和市场机制,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形成有效的竞争市场。”

  医疗改革多点开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把基层医院和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等全部纳入。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

  2018年是我国异地就医结算的落地年,也是医改的重要发力点之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此前表示,根据农民工和双创人员的就业特点和就医需求,人社部通过简化备案流程、扩大基层医疗机构联网服务,至少每一个区县都有一家医疗机构能够联网,并且建立快速发放社保卡机制,满足农民工和双创人员的就医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改革,提高医疗卫生质量,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一块硬骨头。在代表和委员看来,中国医疗卫生制度的核心是医院,抓住公立医院改革就等于抓住了医改的牛鼻子。近年来有些地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取得一些成效,下一阶段仍要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认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是政府宏观治理、医院法人治理和医院内部管理三方面机制。必须多部门联动,改革才能实现突破。

  在郑秉文看来,在医疗、医药与医保的“三医联动”中,医保可以起到切入点的作用。“对医疗质量实施监督、建立问责制、实施战略采购、控制费用上涨等,所有这些医改中的重要领域,医保都可以也应该发挥一定的杠杆作用。”

  不过,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仍面临一些难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玉村指出,一是有限度的财力投入和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评价和个体感受有差异。三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他建议,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来得更快、更彻底一些。

  “目前全科医生社会认同度不高,岗位吸引力弱。基层全科医生更是人员少、工作强度大、待遇较低。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有利于全科医生队伍的壮大。”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院长华树成说。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日前明确表示,要进一步改革基层人才职称的评定办法,逐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待遇,实施一些像“县管乡用”这样的人才政策,促使人才在贫困地方、在基层能够留下来,能够安心工作。

十一、社保研究报告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社保行業百科欄目提供社保行業定義及概況、社保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市場分析政策及環境、重點企業投資分析等,同時提供社保行業投資分析諮詢報告的個性定製等服務。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社保百科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