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IT報告 >> 2025年網購行業發展趨勢前景分析預測

一、網購行业定义及分类

  网购行业的定义

  网上购物,就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帐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中国国内的网上购物,一般付款方式是款到发货(直接银行转帐,在线汇款)和担保交易则是货到付款等。

网购行业定义及分类

  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网购商品7天内可无理由退货。

  2015年1月2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2014全国网购投诉量五年最高,主要集中在合同、售后服务、质量等方面,分别占投诉总量的28.4%、22.7%、21.7%。

  2015年3月15日《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正式实施。《处罚办法》施行后,“由……享有最终解释权”、“概不退换”等诸如此类的霸王条款将一概视为违法行为。更多相关行业信息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网络购物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二、網購行业概况及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深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支付方式也从以往的现金交易转到划款交易,再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支付方式,人们购物也从实体店交易转到了网络交易。以下为国内网购发展现状分析。

  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人们可以从网络中浏览信息,享受服务,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因此网络市场前景相当广阔,而作为网络服务主流的网上购物更是很具有开发潜力。随着电脑上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脑用户喜欢在有事没事的时候就逛逛一些购网网站,逐渐认识并喜欢上了网上购物。

  通过对国内网购发展现状分析,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方便和便宜就是硬道理。很多有过一次网络购物体验的人,往往因为其方便、低价而被轻易征服,并成为网络购物的铁杆消费者。消费者购买一般的商品,网络购物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能获得较高的消费折扣。

  其次,对于商家来说,由于网上销售没有库存压力,经营成本低,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在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网上销售,通过互联网对市场信息的及时反馈适时调整经营战略,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而对于整个市场经济来说,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也可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层面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

  可以看出,网上购物突破了传统商务的障碍,无论对消费者、购物网站企业还是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新经济时期无疑是达到“多赢”效果的理想模式。对标准化的商品来说,网络购物的优势是巨大,网络销售会占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推动力。

  但是从国内网购发展现状来看,在商品邮购的过程中,有些物流公司还销售购货人的联系信息,从而侵犯到个人的隐私,快递单号信息的买卖也属于非法泄漏个人信息范畴。而且,网购行为是真实发生的交易行为,相应的快递信息也就更加详细可靠,包括消费者的家庭地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均被泄露,而这些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都属于个人隐私。

  很多人进入商场和超市购物,有时并不是单纯的购物,同时还满足那种购物的心理愉悦。而在网络购物中,很多时候享受不到那种心理愉悦,所购商品很多是三到五天才能收到商品,更有甚者,十天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收到商品,根本产生不了购物的快感。此外,收到商品后,发现所购商品的大小不合适或者质量有问题,退货还存在一定的障碍,不但要承担相应的邮寄成本,还不能马上拿到换回的商品,同时还有可能存在不予退货的风险。

  电商行业经过约 20 年的发展和成熟,目前已进入全面纵深发展阶段,随着多项电子商务支持政策的出台、物流以及在线支付等配套产业的发展、电商网站与应用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综合类、垂直类电商企业开始出现,而以休闲食品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也纷纷涉足电商模式,规模持续提升,运营也日趋规范。以上便是国内网购发展现状的所有内容了,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网购的报告请关注2017-2022年网络购物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網購政策及环境

  每一个行业都有它一定的规定和政策扶持,网购行业也不例外,以下是我国网购行业的法律规定

我国网购行业政策分析

  2015年3月15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下称《处罚办法》)正式实施。

  《处罚办法》第十二条中,明确将七种行为定义为霸王条款。如商家免除或部分免除售后维修责任;强制消费者使用其指定的商品或服务;单方享有最终解释权等等。

  也就是说,《处罚办法》施行后,“由……享有最终解释权”、“概不退换”等诸如此类的霸王条款将一概视为违法行为。更多相关行业信息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网络购物市场调查报告

四、網購统计数据

'{G@feeA%@FTAfաjbfbnVmR]k۽IHd% Y]YYyBk?e!ͯ|??>{xw S{XAX=Bȹe>-6"W1A~XeGi <<.Ƽ"CVWkr`b5+(fKZ9x;lg79oAJm)8bgސ+gBS"c A'O_"_O:)4mNm;wYlփ,E!Bj30eO`SAs /jn~"0Q4!/ -Z孻IӠ4PӠ4Z w[c 7n2`[CAu 25 hO/Ά'˘7 ~~3] [3@?F}ƌ &KmK? FKy!м~ :M# ݬwT6C# N W6th ӧ#9I!oc5Ol!|Z%sf@cTb<'?~>aP' iKFzL00l"y+KOtUơ~=] N$\9M^M7 澫ƌKt 3cMpPf3=o۶Fh$2ȣ.q~@CEdّP$

五、網購产业布局

  网上购物只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帐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所以网上购物依然存在很大的分险,下面是网络购物途中会遇到的一些风险分析:

我国网购行业产业布局

  低价诱惑

  网购注意在网站上,如果许多产品以市场价的半价甚至更低的价格出现,这时就要提高警惕性,想想为什么它会这么便宜,特别是名牌产品,因为知名品牌产品除了二手货或次品货,正规渠道进货的名牌是不可能和市场价相差那么远的。

  高额奖品

  有些不法网站、网页,往往利用巨额奖金或奖品诱惑吸引消费者浏览网页,并购买其产品。

  虚假广告

  有些网站提供的产品说明夸大甚至虚假宣传,消费者点击进入之后,购买到的实物与网上看到的样品不一致。

  设置格式条款

  买货容易退货难,一些网站的购买合同采取格式化条款,对网上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没有退换货说明等。消费者购买了质量不好的产品,想换货或者维修时,就无计可施了,对此,建议当地设有ITM实体服务店的,消费者网购一定要选择OVS服务,才能确保有完善的售后服务。而对于当地未设立ITM店的则只能据理力争。

  山寨网站骗钱财

  网购时消费者应只接受货到付款、第三方支付或OVS服务这三种方式。

  骗个人信息

  网上购物时不要轻易向卖家泄露个人详细资料,在设置账户密码时尽量不要简单地使用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遇到类似电话核实的,一定要问明对方身份再视情形配合。

  网络钓鱼盗信息

  不要随意打开聊天工具中发送过来的陌生网址,不要打开陌生邮件和邮件中的附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一旦遇到需要输入账号、密码的环节,交易前一定要仔细核实网址是否准确无误,再进行填写。更多相关行业信息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网络购物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六、網購技术特点

  网民不能因为是在互联网上购物就盲目购物,我们在网购时必须要掌握一些特点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下面是我国网购行业技术特点介绍:

我国网购行业技术特点

  购买前

  1、利用网购导航进行网购;

  2、选择网店一定要与卖家交流,多问,还要看卖家店铺首页是否带有ITM标识,能否实行OVS服务;

  3、购买商品时,付款人与收款人的资料都要填写准确,以免收发货出现错误;

  4、用银行卡付款时,最好卡里不要有太多的金额,防止被不诚信的卖家拨过多的款项;

  5、遇上欺诈或其它受侵犯的事情可在网上找网络警察处理。

  购买中

  1、看。仔细看商品图片,分辨是商业照片还是店主自己拍的实物照片,而且还要注意图片上的水印和店铺名因为很多店家都在盗用其他人制作的图片;店铺首页是否带有ITM标识,能否实行OVS服务。

  2、问。通过询问产品相关问题,一是了解他对产品的了解,二是看他的态度,人品不好的话买了他的东西也是麻烦。

  3、查。查店主的信用记录。看其他买家对此款或相关产品的评价。如果有中差评,要仔细看店主对该评价的解释。更多相关行业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网络购物市场分析报告

七、網購市场分析

  11月4日,国内知名电商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6年中国消费者网络消费洞察报告与网购指南报告发布了2016年网购消费市场特征、网购消费者行为分析以及对网购消费者的消费提示。报告显示,从市场份额看,移动网购市场格局依然保持稳定。淘宝+天猫市场份额达85.6%,京东市场份额为10.4%,唯品会市场份额2.5%稳居第三位,远超后面跟随者。以下是报告部分内容:

  一、2016年网购消费者群体特征

  “阳盛阴衰,阴盛阳衰”局面未出现。网购群体以年轻消费者为主体,两端人群极具潜力。

2016年网购消费者群体特征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网购不再是二线城市的网购用户占比最多,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比例接近。

  二、影响网购消费者网购的因素

影响网购消费者网购的因素

  调查研究发现,2016年消费者网购时最关注的因素是品牌、品质、价格、品类、服务及物流。其中品牌的重要性凸显,它影响着51.5%的网购用户的购物决策;45.6%的消费者在购物时看中品质,商品质量左右消费者的决定;40.9%的消费者看中价格,性价比对他们来说比较重要;35.4%和21.5%的网购用户看中服务与物流。

  三、“第一阵营”(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各有所长

  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作为电商企业中的佼佼者,各有所长,吸引网购消费者前去网购。淘宝以价格、品类见长;京东物流、服务的优势凸显;天猫的品牌、品类受到肯定;唯品会的品牌、品质领先。

  四、社交媒体传播“动力”强

社交媒体传播“动力”强

  网购用户了解购物网站的途径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广告、新闻报道及亲戚朋友推荐。

  据调查显示,有48.2%的网购消费者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了解天猫;通过此方式了解淘宝的有45.3%,唯品会被38.3%的用户通过社交媒体所熟知。1号店在社交渠道的传播声量也比较突出,44.4%的网购用户通过社交渠道了解1号店。

  五、“品质”成电商平台“吸金利器”

“品质”成电商平台“吸金利器”

  获网购消费者好感的购物网站的主要特征:购物有品质保证、货物来源渠道正规、商品质量好、购物自由自在。

  消费者心目中,购物有品质保证排在前三的电商企业分别是天猫(21.5%)、京东(21%)、唯品会(18.7%);网购消费者对唯品会(23.5%)、天猫(18.5%)、京东(17%)、国美在线(16.9%)的货源渠道比较认可;消费者认为商品质量好的购物平台是:天猫(18.9%)、唯品会(17%)、国美在线(16.8%)、京东(15.9%);购物舒适度高的网站主要有唯品会、淘宝、1号店等。

  六、网购进入“移动专享时代”淘宝、天猫领“风骚”

网购进入“移动专享时代”淘宝、天猫领“风骚”

  全网网购用户在移动端购物时比较倾向于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这四个购物APP。其中,C2C的淘宝占比为45.6%,位居全网第一。B2C网站APP使用率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天猫(43.4%),京东(23%),唯品会(20%)。

  七、没想买啥也上网逛,需求是“逛”出来的

  消费者网购时已不仅仅是满足需求,而是成为一种社交行为,即使无明确需求,也会上网随意浏览,了解资讯,逛着逛着偶遇惊喜,突发奇“买”。

  据调查显示,站内直接搜索、逛街式无目的的浏览及站内推荐为网购消费者最喜欢的获取商品信息的方式。

  八、早购族、晚购族热情高涨

  据调查显示:有32.5%的网购消费者选在睡前进行网购;26.8%的网购消费者选择在上午网购;中午和下午网购的消费者分别占21.5%和19.2%

  购物网站可根据消费者网购时间特性调整策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例如,特卖电商唯品会在坚持每天早上10点上新的惯例时,为顺应“晚购床族”的需求,特意加推晚8点专场,每晚上新200个正品品牌。

  九、网购花费:合理分配自己的“腰包”

  调查发现,22%的网购消费者网购月花费在101-500元区间,同样22.2%的花费在501-1000元区间,16%的消费者每月花费在1001-2000区间;11.8%的消费者月消费在2001-5000元,5000元以上的占7.9%;10.7%的网购消费者的花费100元以下。

  消费者在网购花费方面相对理智,通过自己现有的资金来分配合理占比。

  十、相比于“里子”,“面子”更重要

  服装配饰、家居用品、个护美妆等关乎“面子”的品类是网购消费者的重点偏好,明显高于图书音像、营养保健等关乎“里子”的品类;

  服装配饰是无论男女都会首选的商品品类,数据显示,服装配饰受到39.3%的网购消费者欢迎;其次是家居用品,占比26.9%网购消费者偏爱家居用品;个护美妆排第三,占22.2%。

  服装品类:爱美也不忘性价比

服装品类:爱美也不忘性价比

  据调查显示,网购消费者最常购买的商品是服饰类,该品类的网购需求量大,复购率高,是电商企业争夺用户潜力最大的品类市场。网购消费者购买服装商品倾向于淘宝、天猫、唯品会。淘宝、天猫以价格实惠吸引消费者前往;唯品会在品牌、质量保证方面让消费者信赖。

  美妆品类:品质与价格形成风向标

美妆品类:品质与价格形成风向标

  对于美妆品类,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依然存在;同时更加注重产品品质与品类丰富度。品牌方也在陆续加大网络渠道投入,同时淘宝、天猫、唯品会及聚美优品在美妆领域的发展被看好。据调查显示,最受欢迎的B2C美妆网站排名是天猫(27.4%)第一位、唯品会(21%)第二位、聚美优品(20.1%)位于第三位。

  母婴品类:大平台当道垂直平台增速迅猛

母婴品类:大平台当道垂直平台增速迅猛

  随“二胎政策”的开放,母婴商品的需求增大,购买母婴商品的主要是年龄在27-36岁的网购消费者,除了妈妈用户外,不少“奶爸”也加入购买母婴商品行列。

  调查显示,B2C母婴平台中排名前三的是:天猫(27.6%)、京东(17.8%)和唯品会(17.3%)。

  十一、消费升级,“品质商品”才走心

  随着国民消费升级,消费者网购早就由以前一味关注价格便宜、升级为注重商品品质,追求高性价比。而“品牌授权、货源渠道正规、售后有保障”、成为网购消费者对“品质商品”的三大重要判断因素。

  调查显示:46.7%的网购消费者理解的“品质商品”是有品牌授权;41.5%的网购消费者认为“品质商品”需要有正规的货源渠道;33%的网购消费者对品质商品的认知是有售后保障。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第一阵营电商平台凭借大平台的公信力,其品质更能赢得消费者信赖。

  十二、B2C平台品牌优势显现

B2C平台品牌优势显现

  随着消费升级,电商做好对品牌、品质的把控,才能够赢得更多网购消费者的肯定。

  在商品品牌、品质方面唯品会优势凸显,有40.8%的网购消费者对它认可。其次是京东,38.7%的网购消费者对其品牌、品质满意。天猫在商品品牌、品质方面受到37%的消费者肯定。

  十三、电商平台成用户接触更多品牌商的“桥梁”

  随着消费者对品牌、品质的关注,电商平台成为为品牌商提供快捷、方便的入口,连接用户与品牌商的“线上通道”。

  从“B2C网购网站品牌丰富度排名”的结果来看,天猫位于第一,17.5%的消费者对其品牌丰富度满意,位于第二的是京东,14.9%的消费者认为京东的品牌数量丰富,第三名是唯品会,14.2%的消费者对唯品会的品牌数量认可。

  十四、绿色消费新概念消费者在“转念”

  消费群体关注环保,更看重商品的“绿色属性”,对绿色产品有更强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力。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绿色”要求最高的品类是食品、母婴、服装服饰,分别占19.2%、16.1%及15.3%。

  理性消费,注重网购消费结构健康化,避免浪费。在退换货方面,65.1%的网购消费者退货率频繁,30.6%的消费者偶尔退货,仅仅4.3%的消费者几乎不退货。购买商品闲置方面,53.1%的消费者表示网购来的商品闲置率高,40.6%的表示一般。可见,消费者冲动下购买商品的情况居多,未来应该更合理、健康规划网购支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十五、海淘越来越亲民鼠标点点就越洋

海淘越来越亲民鼠标点点就越洋

  海外商品与国内同类商品相比较价格实惠,品质有保证,符合国内网购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网购消费者开始跨出国门,放眼海外商品。网购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对购物网站提出了商品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在海淘网站中,消费者更倾向于信任B2C模式自营的跨境电商。

  天猫、京东、唯品会洞悉了消费者的这一趋势,布局海外,发力跨境业务。B2C跨境电商中,网购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最常去的是天猫国际,占比34.1%,其次是京东全球购(23.6%),唯品国际(20.8%)位于第三。

  十六、支付宝是“领头羊”

  调查表明,41.4%的网购消费者使用支付宝付费,货到付款受到11.2%的消费者青睐,使用微信支付的消费者达11%。

  支付宝作为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多方网购平台合作,提供支付服务,支付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引众多消费者使用,使用支付宝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网购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形成。

  十七、网购精明族崛起:分期付款,让剁手党少吃土

  数据表明,34.6%的网购消使用蚂蚁花呗费分期付款,20.6%的网购消费者使用过“京东白条”,11.2%的网购消费者使用唯品花。

  网购消费者喜欢选择能够提供灵活支付服务的购物网站,在享受分期付款便捷性的同时缓解自身资金压力。

  十八、工作日收快递心情变好无压力

  调查表明,28.5%的消费者选择在工作日收货,26.9%的消费者对收货时间无所谓;27.1%的消费者选择在自己指定的时间收货,除工作日外收货的消费者占17.5%。

  十九、小包装诠释大“绿色”“小材”也可“大用”

  快递包装在网购消费者的眼中已经不仅仅是外包装这么简单,快递包装外观带来的视觉效果也很影响网购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调查显示,天猫、京东与唯品会的快递包装比较受网购消费者的喜爱,共同点在于:外表简单美观、logo突出、结实、材料优质、可持续使用,绿色消费倡导环保、减少浪费,这进一步印证了“绿色消费”的理念,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对于快递包装,每个网购消费者的处理方式差异大,网购消费者对快递包装的回收利用意识有待挖掘,让网购从开始到结束都能更加环保。

  二十、物流:“第一阵营”购物网站胜出

  在快节奏的时代,要的就是高效率、快速度,网购消费者在经过精心挑选商品后后,急切地想看到商品实物,物流速度的快慢决定了网购消费者对购物平台的心里感受。

  调查表明,京东专业的物流配送服务得到了网购消费者的肯定,物流配送服务满意度最高,占19.7%,排在第二的是天猫,17.9%的消费者对其满意。唯品会位居第三,13.8%的网购消费者认可其服务。

  二十一、配送员:“最后一公里”的“品牌代言人”

  配送员作为“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一环,直接面对消费者,消费者对他们提出高要求,配送员服务质量的优劣,影响着消费者对购物网站的评价。

  调查表明,自有物流的京东的配送员服务质量最好,得到21.2%的消费者认可;同样发力自营物流的唯品会的配送员紧随其后,19.6%的消费者对其满意;天猫位于第三,17.8%的消费者对此表示满意。可见,自营物流对提升物流配送质量和快递员素质方面占有优势。

  二十二、消费者心声:退换货无需理由

  网购商品安全送达购买者手中就万事大吉了?不,还有一些花絮可能会发生,网购消费者真正看到商品时的反应,决定了是否会有退换货、商品质量判定等后续问题。

  调查显示,网购消费者最在乎的售后服务分别是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29.0%)、退货免运费服务(16.9%)和商品保险服务(16.3%)。

  二十三、维权不再是“难言的痛”

  如今的网购消费者普遍具有维权意识,不再闷声吃哑巴亏,如有售后投诉问题,会选择多种渠道反馈,如工商局、中消协以及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等第三方维权机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售后因各种问题产生争议维权,45.6%网购消费者表示会坚决维权,维权途径直接,主要通过联系商家和购物平台的客服进行维权。

  2016-2021年中国淘宝网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分析认为:天猫淘宝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80%左右,这样的市场份额继续提高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公司的增长将主要依靠新领域的开拓和中国电商整体的蛋糕扩大。

八、網購发展趋势

  网络购物是借助网络实现商品或服务从商家/卖家转移到个人用户(消费者)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网络的参与,都称之为网络购物。它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中国网购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CNNIC第40次调查报告,截 至 2017 年 6 月, 我 国 网 络 购 物 用 户 规 模 达 到 5.14 亿, 相 较 2016 年 底 增 长 10.2%,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 4.80 亿,半年增长率为 9.0%,使用比例由 63.4% 增至 66.4%。

2017上半年中国网购用户规模

  中国网购发展趋势指出,上半年网购市场消费升级特征进一步显现。一是品质消费,网民愿意为更高品质的商品支付更多溢价,如乐于购买有机生鲜、全球优质商品等;二是智能消费,智能冰箱、体感单车等商品网络消费规模相比去年有大幅度增长;三是新商品消费,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等新商品消费增长迅猛。除国民人均收入提升、年轻群体成为网络消费主力等因素外,电商企业渠道下沉和海外扩张带动了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使农村网购消费潜力和网民对全球优质商品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进一步推动了消费升级。

  线上线下融合向数据、技术、场景等领域深入扩展。中国网购发展趋势显示,2017 年上半年,电商企业加快与实体零售企业投资合作,探索在数据、供应链、支付、物流、门店、场景、产品等全方位实现整合互通和优势互补。同时,以便利店为代表的线下零售业态成为市场布局热点,多家便利店企业获得巨额融资。伴随融合不断深入,线上线下边界模糊化、零售业态碎片化、消费场景智能化的全新商业形态正在形成。数据资源竞争白热化,数据安全与数据开放共享成为企业和政府面临的发展挑战。菜鸟物流与顺丰物流数据接口之争、线上平台与线下企业开展投资合作等市场行为无不反映出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商业竞争中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和制高点。而企业如何获取数据以及界限,如何构建开放、公平、安全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九、網購行业资讯

  马上就要过年了,网购的人要注意快递能否送达,因为部分快递点已经陆续停收了。据了解,近年来快递公司都喊出了“全年无休”的口号,但目前真正做到的仅顺丰、EMS等几家,不过时效会有所影响。

  随着公司单位的放假和大学生的返乡,年味逐渐浓郁,人们也开始集中采购年货。

  2017年春节将如约而至,迫于快递员数量的减少,一些快递网点将不再收件。

  从本周开始,快递公司在岗人员就会陆续减少,部分网点甚至停止收件;对于春节期间网购的种种不便,专家建议通过实体商超来进行替代。每逢大型节日,实体商超也都会给出大幅优惠,用户可以在现场采购,省去了网购等待时间。

网购陆续停收快递件 实体商超补齐年货促销旺季

  部分快递员返乡 网购年货高峰期提前

  商品选择多、采购方便、线上支付……这些优势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购年货。

  记者了解到,随着1月13日春运开启,部分快递员开始踏上返乡归途。顺丰速运、圆通速递、天天快递等多家快递公司的客服人员表示,2017年春节假期,将保持正常收寄件,响应国家邮政局号召的“全年无休”政策。更多相关快递行业市场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快运快递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

  不过,迫于快递员数量的减少,一些快递网点将不再收件。在北京五道口地区派件的一位圆通快递员表示,1月15日左右发往外省的快件就不再收取,1月20日则是同城快递揽件的最后期限;在西城区甘家口附近派件的天天快递工作人员也说,年前一周就将停止收件。

  拥有自己配送团队的电商平台,今年也是早早祭出“年货促销”,引导消费诉求在年前集中释放。针对春节假期的运费标准,某知名电商还在购买力较大的13个城市推出了运费优惠:1月10日-2月3日期间,凡下单购买自营商品超过99元的就可免运费。

  1月13日,春运首日,兰州铁路局兰州客运段担当的Z6207次列车上设立“年货超市”吸引旅客。

  春节假期较长 退换货或有点“麻烦”

  比收不到货更“糟心”的,是货到了却没用上,还过了退货周期!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2014年2月13日发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消费者网购商品有了“后悔权”。除定作的、鲜活易腐、报纸期刊等四类商品外,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然而有消费者担心,春节假期较长,加上快递速度不稳定,客服人员在岗时间无法保障,无理由退换货能否真正实现?

  “春节放假的7天不计入无理由退换货的时间内,但是,不建议顾客在此时退换货,节后快递业务恢复正常后,可能更加方便。”在一家电商平台,某养生壶品牌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店铺在春节期间的接单、售后安排尚未确定。

  另一家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店铺的客服人员表示,遇到节假日,七天无理由退换货一般不顺延,但春节假期比较特殊,快递和客服人员都放假,所以是免算在无理由退换货时间内的。

  “虽然规章没有明确说“七日”是工作日,但是,从民事习惯来看,解读为工作日更为合适,毕竟消费者在节假日存在出行需求,并不能保证及时验视。”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比如,消费者在1月26日收到商品,而1月27日到2月2日均属于法定春节假期,那么消费者仍可在2月3日行使退货权利。

  假期集中、清关耗时 再海淘年货怕要“年后见”

  对于有点“小追求”的海淘一族,从海外网站购买“个性”年货变成一种潮流。可惜,今年春节较早,紧跟西方圣诞节和元旦假期之后,让海淘时间变得颇为紧张。

  仅隔半月,李小姐在“黑五”打折季血拼的两个皮包就到手了,“能够这么快,主要因为选择的是海外网站直邮,并且预缴了税费,快递公司核实个人信息后,大概5天就走完了清关流程”。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李小姐这么幸运,很多“黑五”包裹都要等到“年后见”。

  “美国代购周期一般是15-30天左右,但从西方‘黑色星期五’购物季之后,代购周期变得不稳定,建议春节前一个月就不要海淘了。”一位有着五年海外代购经验的香水店老板告诉记者,这期间赶上圣诞、元旦假期,又是传统的购物旺季,物流、清关时间明显变长。

  实体商超来“补齐” 年前两周成年货促销旺季

  假如,你把海淘和网购年货的最佳时机都错过了,那也不要紧,还有实体商超来“补齐”,在商场里逛逛,更能体会浓浓的年味儿。

  “传统糕点销量在春节临近时持续走高。”从沃尔玛发布的2017年新春年货商品消费趋势的报告来看,传统年货受到追捧,年夜饭作为除夕之夜的重头戏,也成为消费支出里的“大头”,干货海产、水果蔬菜等餐饮食材,占消费者采购清单的比例持续增加。

  不仅如此,年前两周还是零售商超的促销旺季。记者从家乐福网站了解到,从1月10-1月19日,家乐福开启“回家来过年”的促销活动,购买食品(除生鲜、食用油)、日化用品和化妆品满350元可获50元的礼品卡一张。

  买好了年货,又发愁如何大包小包背回老家的亲们,有福利了!根据顺丰速运消息,自12月15日-1月15日一个月时间内,在60多个城市的商超、特产店、年货展会等实体门店设置了380多个寄递点。支持年货直邮到家的商家包括万达广场、银泰百货、王府井百货、华润万家、永旺等,购物现场就可以发货至指定地址。

網購行業百科欄目提供網購行業定義及概況、網購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市場分析政策及環境、重點企業投資分析等,同時提供網購行業投資分析諮詢報告的個性定製等服務。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網購百科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