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調研項目商業計劃書是遵循國際慣例通用的標準文本格式撰寫而成,全面介紹了公司和項目運作情況,闡述了產品市場及競爭、風險等未來發展前景和融資要求。
調研項目摘要部分濃縮了商業計劃書的精華,涵蓋了計劃的要點,對於商業目的的解讀一目了然,便於閱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評審計劃並作出判斷。
調研項目產品(服務)介紹這部分內容是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我們全面分析了產品、技術或服務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客戶節省開支,增加收入。
調研項目人員及組織結構部分詳細說明了核心管理團隊的組成及背景情況。並對主要管理人員著重進行闡述,介紹他們所具備的管理能力,在企業中的職務及責任,他們過往的詳細經歷及背景。同時,對於公司各部門的功能與職責,各部門負責人及成員,公司的薪酬體系,股東名單、持股比例等也做了說明。
調研項目市場預測對於產品(服務)是否存在需求,需求程度如何,是否可以給企業帶來所期望的利益,市場規模有多大,未來發展趨勢如何,影響因素有哪些,企業目前面臨的競爭格局,主要的競爭對手有哪些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調研項目營銷策略結合了消費者的特點、產品的特徵、企業自身的狀況以及市場環境方面的因素,充分考量策略實施的可行性行,並對營銷渠道的選擇、營銷隊伍的管理、促銷計劃、廣告策略及價格制定進行充分的制定。
調研項目財務計劃和企業的生產計劃、人力資源計劃、營銷計劃等都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建立在對產品(服務)的成本、產出規模充分分析的基礎之上,我們依據企業的真實情況,對於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進行了詳細測算。
近5個交易日(12月25日至12月31日)兩市約176家公司被機構調研,調研機構類型顯示,證券公司共對161家公司進行調研,即91.48%的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證券公司參與;基金公司調研130家,位列其後;陽光私募機構調研71家,排名第三。機構調研榜單中,共有45家公司獲2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邁瑞醫療最受關注,參與調研的機構達到353家;炬芯科技被193家機構調研,榜單中排名第二;宇瞳光學、中控技術等分別被101家、100家機構調研。
上交所近期開展了對上市公司的集中調研走訪。從上周至今,上交所調研人員已密集走訪了超20家企業,集中在家電、汽車、消費品行業。此次走訪將覆蓋至少40家公司,包括百聯股份、錦江酒店、光明乳業等上海老牌企業。同時,上汽集團、貴州茅台、中國電信、石頭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在走訪之列,計劃在2024年底前完成。
博時基金謝澤林今年調研164次!最關注銳明技術、立訊精密、百亞股份;中信建投劉嵐今年調研155次!最關注周大生、北信源、國光股份等;華福證券魏徵宇今年調研126次!最關注金力永磁、南網科技、廣聯達>>
Wind數據顯示,機構本周(12月16日至12月20日)共調研了186家上市公司,其中孚能科技最獲關注,參與調研的機構達83家,八億時空獲得70家機構調研,實豐文化獲得67家機構調研。據統計,比亞迪、中國重汽獲機構調研4次,帕瓦股份、開能健康獲調研3次。從調研行業來看,機構持續聚焦工業機械、電子元件、基礎化工等板塊。
近5個交易日(12月12日至12月18日)兩市約195家公司被機構調研,調研機構類型顯示,證券公司共對165家公司進行調研,即84.62%的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證券公司參與;基金公司調研138家,位列其後;陽光私募機構調研72家,排名第三。機構調研榜單中,共有30家公司獲2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湯姆貓最受關注,參與調研的機構達到124家;益方生物被109家機構調研,榜單中排名第二;利亞德、昊華科技等分別被103家、95家機構調研。
近5個交易日(10月23日至10月29日)兩市約250家公司被機構調研,調研機構類型顯示,證券公司共對246家公司進行調研,即98.40%的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證券公司參與;基金公司調研213家,位列其後;陽光私募機構調研172家,排名第三。機構調研榜單中,共有157家公司獲2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海康威視最受關注,參與調研的機構達到306家;芯源微被304家機構調研,榜單中排名第二;華明裝備、九號公司等分別被264家、234家機構調研。
近5個交易日(10月21日至10月25日)兩市約138家公司被機構調研,調研機構類型顯示,證券公司共對132家公司進行調研,即95.65%的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證券公司參與;基金公司調研108家,位列其後;陽光私募機構調研83家,排名第三。機構調研榜單中,共有75家公司獲2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中寵股份最受關注,參與調研的機構達到225家;藍曉科技被214家機構調研,榜單中排名第二;勁仔食品、晶豐明源等分別被206家、183家機構調研。
Wind數據顯示,機構本周共調研了201家上市公司,其中小商品城最獲關注,參與調研的機構達124家。此外,水羊股份、偉測科技、密爾克衛均獲超100家機構調研。從被調研總次數來看,科德數控獲機構調研4次,高鐵電氣獲機構調研3次;江蘇國泰、眾鑫股份、阿拉丁等12股獲調研2次。從調研行業來看,機構持續聚焦半導體、工業機械、電氣等板塊。
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共有1791家私募管理人進行了上市公司調研,覆蓋109個申萬二級行業中的1347家公司,合計調研次數為16767次。同期,157家公募基金公司調研了115個申萬二級行業中的1498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調研次數高達24062次。具體來看,半導體是機構的重點掘金方向。據統計,三季度半導體板塊的公私募調研頻次超過4000次。外資頂級機構也對半導體板塊表現出濃厚興趣。淡馬錫、高盛、貝萊德、施洛德、野村投資等機構9月密集調研半導體板塊企業。
近5個交易日(9月27日至10月10日)兩市約145家公司被機構調研,調研機構類型顯示,證券公司共對128家公司進行調研,即88.28%的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證券公司參與;基金公司調研109家,位列其後;陽光私募機構調研65家,排名第三。機構調研榜單中,共有48家公司獲2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華測檢測最受關注,參與調研的機構達到209家;勁仔食品被180家機構調研,榜單中排名第二;九號公司、萬業企業等分別被156家、145家機構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