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通項目商業計劃書是遵循國際慣例通用的標準文本格式撰寫而成,全面介紹了公司和項目運作情況,闡述了產品市場及競爭、風險等未來發展前景和融資要求。
高通項目摘要部分濃縮了商業計劃書的精華,涵蓋了計劃的要點,對於商業目的的解讀一目了然,便於閱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評審計劃並作出判斷。
高通項目產品(服務)介紹這部分內容是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我們全面分析了產品、技術或服務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客戶節省開支,增加收入。
高通項目人員及組織結構部分詳細說明了核心管理團隊的組成及背景情況。並對主要管理人員著重進行闡述,介紹他們所具備的管理能力,在企業中的職務及責任,他們過往的詳細經歷及背景。同時,對於公司各部門的功能與職責,各部門負責人及成員,公司的薪酬體系,股東名單、持股比例等也做了說明。
高通項目市場預測對於產品(服務)是否存在需求,需求程度如何,是否可以給企業帶來所期望的利益,市場規模有多大,未來發展趨勢如何,影響因素有哪些,企業目前面臨的競爭格局,主要的競爭對手有哪些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高通項目營銷策略結合了消費者的特點、產品的特徵、企業自身的狀況以及市場環境方面的因素,充分考量策略實施的可行性行,並對營銷渠道的選擇、營銷隊伍的管理、促銷計劃、廣告策略及價格制定進行充分的制定。
高通項目財務計劃和企業的生產計劃、人力資源計劃、營銷計劃等都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建立在對產品(服務)的成本、產出規模充分分析的基礎之上,我們依據企業的真實情況,對於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進行了詳細測算。
KeyBanc將高通的評級從「增持」下調至「中性」。該行稱,高通被視為關鍵參與者的PC和智慧型手機等邊緣人工智慧市場尚未實現有意義的增長,預計其無法從根本上受益於設備的更新換代周期。此外,該行預計,高通的關鍵客戶蘋果將在未來幾年轉向內部數據機。
周三,Gimme credit專注於信貸的分析師Dave Novosel也表達了對交易的擔憂,他指出,這可能需要股權和債務的結合,這將使高通的槓桿率進入垃圾債券領域。FactSet的數據顯示,高通公司有超過140億美元的未償債券,標普全球評級為A級。英特爾價值超過500億美元,評級為BBB+,此前8月份因擔心短期增長前景疲軟和利潤率壓縮而下調評級。Novosel寫道,巨額股權將導致股東大幅稀釋。降級為垃圾級將增加高通的利息成本,並將其從只能投資於投資級債務的養老基金等更廣泛的投資者群體中剔除。Novosel開始報導高通公司表現不佳的債券,並指出該公司2033年的債券與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差為50個基點。這位分析師寫道:「雖然我們不太可能看到英特爾交易的完成,但我們擔心高通會考慮這樣的承諾,因為高通對蘋果的依賴是另一個問題。」
分析師表示,收購英特爾的潛在交易可能加速高通公司的多元化發展,但將給這家智慧型手機晶片製造商帶來一個虧損的半導體製造部門,它可能難以扭虧為盈或出售該部門。收購還將面臨全球嚴厲的反壟斷審查,因為這將使兩家重要的晶片公司聯合起來,成為該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交易,從而創造出一個在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和伺服器市場都占有很大份額的龐然大物。
研究公司TECHnalysis Research創始人Bob O『Donnell今日表示,傳聞中的高通收購英特爾交易在很多層面上都令人關注,但實際發生的可能性非常低。除了反壟斷審查因素,高通也不太可能想要英特爾的所有業務。此外,一些分析師表示,英特爾可能更喜歡外部投資,而不是出售。(新浪科技)
天風國際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併購英特爾僅對高通的AI PC晶片業務有幫助。但從微軟對WoA的承諾 (其最新Surface機型都採用高通處理器/ARM架構),高通在PC市場成長只是早晚問題。此外,單從英特爾市值約930億美元來看,此併購案對高通的財務壓力極大,且對獲利能力會有立即性的負面影響,淨利率可能從現在的20%+降到個位數甚至虧損 (晶圓代工業務是最大累贅)。加之考慮到各國之後的反壟斷調查,此併購案很難在短期內完成。如此看來,高通應該沒有強烈動機去併購英特爾才是,此併購案若發生,對高通可說是災難一場。
一個公認的事實是,高通收購英特爾的難度很高。其中有兩大難點:其一,高通帳面資金暫時難以收購英特爾。高通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23日,高通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77.7億美元、有價證券52.6億美元。這意味著,高通短期可動用的自有資金總和為130.3億美元,但英特爾市值超過930億美元。其中存在800億美元以上的缺口。一位晶片技術人士表示,併購一旦開啟,高通的現金和有價證券遠遠不足以收購英特爾。除非採取股權置換、機構借款等其他方式。其二,高通、英特爾的業務均遍布美國、歐洲、中國等全球主要市場。一旦開啟如此大規模的收購需要各國反壟斷監管部門審查通過。反壟斷審查往往長達半年以上,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監管機構進行否決,併購都會失敗。一位反壟斷領域資深學者表示,反壟斷審查需要在雙方簽訂收購協議後進行。由於高通和英特爾的交易對全球晶片市場競爭影響巨大,因此需要對晶片領域的多個細分市場進行分析。(《財經》雜誌)
有晶片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合併是當下晶片趨勢,資方也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集微網創始人老杳對記者表示,「英特爾的代工應該獨立出去,IDM模式不適合數字系統,適合模擬,否則很難與台積電競爭。」通信行業資深人士戴輝則對記者表示,「英特爾的移動產品失敗,AI也處於投入期,數據中心伺服器市場本來有九成以上市場,但云計算(背後大量需求來自移動端)拉起了競爭對手ARM系列的晶片。隨著chrome book的大量應用,筆記本市場又被蠶食,因此,晶片設計領域如果能和高通合併,倒也不失為一條出路。」戴輝稱,晶片設計和高通合併,Fab 工廠剝離,或許是對英特爾來說眼下最好的選擇。(第一財經)
近日有報導稱高通尋求收購英特爾。市場研究公司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Dylan Patel表示,高通和英特爾是一種「奇怪」的匹配。Patel說:「這將導致大量重複的智慧財產權,因此需要大幅削減成本。同時,高通沒有能力扭轉數據中心業務,而這又是最重要的業務。」(新浪科技)
周五美股成交額第15名英特爾收高3.31%,成交55.7億美元。該股尾盤拉升,此前有報導稱,高通公司就收購事宜跟該公司進行了接洽,這筆交易有可能會在晶片行業創紀錄。該報援引未具名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稱,討論發生在最近幾天。英特爾和高通的代表不予置評。就在半個月前,當地時間9月5日,有財經媒體報導稱,高通已經探索收購英特爾部分股權的可能性。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正在尋求收購英特爾的設計業務,以豐富其產品組合。知情人士稱,英特爾目前正努力創造現金,並希望剝離業務部門並出售其他資產。英特爾曾是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但該公司正在艱難應對銷售的疲軟和虧損的擴大。該公司的市值目前不到1000億美元,約為高通的一半。儘管如此,這筆收購仍會成為半導體市場有史以來最大的交易,可能會改變整個行業。(環球市場播報)
花旗將高通的目標價從170美元上調至200美元,維持「中性」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