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烴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聚烯烴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聚烯烴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聚烯烴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聚烯烴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聚烯烴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聚烯烴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聚烯烴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聚烯烴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聚烯烴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聚烯烴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中信證券指出,聚烯烴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是五大通用塑料中市場最大、增速最快的兩種。近年來聚烯烴自給率持續提升,但2023年合計淨進口量仍達1415萬噸。聚烯烴生產擁有三大路線,其中油制占據國內主要產能,而煤、氣制受益於低成本國內煤炭及美國乙烷資源享受路線之差帶來的超額利潤,且多重壁壘為存量資產構築堅固護城河。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油煤氣價差將結構性保持,而供給壓力將弱於預期。油制路線盈利已至行業歷史谷底,隨供需兩端共振聚烯烴價格彈性可期。同時疊加產能快速擴張,煤、氣制龍頭公司將迎來量價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