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旅遊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旅遊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旅遊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旅遊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旅遊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旅遊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旅遊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旅遊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旅遊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旅遊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旅遊及酒店板塊震盪走低,大連聖亞跌超7%,曲江文旅、長白山、西安飲食、西安旅遊、張家界等跟跌。
根據沙特央行的國際收支數據,沙特第三季度的海外旅行支出同比增長27%,至66.8億美元,較2022年下降19%。
去哪兒指數顯示,12月25日,飛往東京、大阪的搜索指數環比上周增長二成,目前位列出境目的地第二、第三位。一些相對小眾的目的地,例如函館、小樽、伊豆等,酒店搜索量環比增長2倍以上。
旅遊及酒店板塊異動下跌,曲江文旅、西安飲食雙雙跌停,大連聖亞、長白山跌超8%,君亭酒店、金陵飯店、錦江酒店、首旅酒店等跟跌。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29年,旅遊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過5%,旅遊總人數年均增長2%以上,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4%左右,入境遊人數年均增長5%左右,努力建成若干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各類國家級旅遊特色業態數量位居全國重點城市前列,國際一流旅遊城市和全球旅遊目的地基本建成。
旅遊及酒店板塊再度活躍,張家界漲停,凱撒旅業、大連聖亞、君亭酒店、眾信旅遊、西域旅遊等跟漲。
浙商證券研報指出,旅遊板塊仍具備增長的確定性,後續政策接力有望持續。宏觀經濟上經濟弱復甦+CPI承壓情況下,呈現出休閒需求好於商旅需求,服務消費復甦好於商品消費復甦,下沉市場好於一二級城市的趨勢。休閒需求的增長體現在客流量,背後驅動力是旅遊消費弱周期強韌性,人群的不斷擴容(年輕人小眾需求+銀髮經濟),交通的改善,社媒的裂變能力以及地方文旅的大力推動。1)OTA板塊受益中長期成長性和短期格局改善共振。2)景區板塊生意模式穩定,ROE較高,配置價值凸顯。景區公司雖然今年面臨天氣影響+人群分化+業績分化,但整體受益於旅遊人次的增長帶動,且不受價格波動干擾,經營槓桿下利潤彈性較大。從投資角度政策、邊際交通改善和景區的項目擴容都有望催化股價,且2025年一季度有望進入低基數下的業績彈性期。建議關註:黃山旅遊、九華旅遊、長白山等。
旅遊及酒店股震盪走強,長白山漲停,君亭酒店漲超13%,宋城演藝、西域旅遊、九華旅遊、首旅酒店等多股漲超5%。
旅遊板塊走強,截至發稿,長白山漲超9%,西域旅遊、宋城演藝、嶺南控股、九華旅遊、峨眉山A等漲幅居前。
10月8日,成都發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今年國慶黃金周,成都接待遊客總量2378.9萬人次,同比增長5.1%;實現旅遊收入226.5億元,同比增長8.9%。接待入境游團隊287個,同比增長198.2%;全市A級旅遊景區接待遊客1135.5萬人次,同比增長9.5%。國慶期間,全市30家重點商貿企業實現商品銷售額超8.3億元,同比增長9.87%;11家重點餐飲企業實現餐飲收入超1.1億元,同比增長14.28%。據美團數據,國慶期間全市餐飲類消費較2023年同比增長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