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央行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央行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央行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央行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央行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央行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央行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央行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央行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央行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日本央行:2025-2026財年核心CPI預期中值分別為2.2%、1.7%(1月份預期為2.4%、2.0%)。2025-2026財年核心-核心CPI預期中值分別為2.3%、1.8%(1月份預期分別為2.1%、2.1%)。2027財年核心-核心CPI預期中值為2.0%。2027財年核心CPI預期中值為1.9%。2025-2026財年實際GDP增速預期中值分別為0.5%、0.7%(1月份預期分別為1.1%、1.0%)。
Lombard Odier表示,美國總統唐納·川普關稅措施的「衝擊」可能會促使日本央行在2025年維持利率不變。
華僑銀行全球市場研究部的Lavanya Venkateswaran表示,印度央行可能會在2025年再次降息25個基點,她提到了該央行此前25個基點的降息。這位高級東協經濟學家指出,印度央行下調了2026財年的GDP增長和CPI預測,並暗示立場從中性轉向寬鬆。然而,這位經濟學家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如果印度央行認為GDP增長低於其預期,我們認為存在額外降息25個基點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