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行業前景預測分析報告是在對大型行業的歷史發展現狀、供需現狀、競爭格局、經濟運行、下遊行業發展、下遊行業市場需求等分析的基礎上,對大型行業的未來的發展趨勢、市場容量、競爭趨勢、細分下游市場需求等進行研判與預測。
大型行業前景預測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預測大型行業市場容量及變化。市場商品容量是指有一定貨幣支付能力的需求總量。市場容量及其變化預測可分為生產資料市場預測和消費資料市場預測。生產資料市場容量預測是通過對國民經濟發展方向、發展重點的研究,綜合分析預測期內大型行業生產技術、產品結構的調整,預測大型行業的需求結構、數量及其變化趨勢。
2)預測大型行業市場價格的變化。企業生產中投入品的價格和產品的銷售價格直接關係到企業盈利水平。在商品價格的預測中,要充分研究勞動生產率、生產成本、利潤的變化,市場供求關係的發展趨勢,貨幣價值和貨幣流通量變化以及國家經濟政策對商品價格的影響。3)預測大型行業生產發展及其變化趨勢。對生產發展及其變化趨勢的預測,這是對市場中商品供給量及其變化趨勢的預測。
大型行業前景預測分析報告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影響大型行業市場供求變化的諸因素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和預見其發展趨勢,掌握大型行業市場供求變化的規律,為經營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預測為決策服務,是為了提高管理的科學水平,減少決策的盲目性,需要通過預測來把握經濟發展或者未來市場變化的有關動態,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降低決策可能遇到的風險,使決策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以下是相關大型行業前景預測分析,可供參看:
摩根史坦利策略師表示,美國大型股具有吸引力,因為它們有望受益於財政支出法案以及強勁的業績前景。由Michael Wilson領導的團隊表示,稅改法案可能有望改善現金流,從而支撐科技、通信服務、醫療保健和能源等板塊的投資邏輯。此外,業績預期修正的廣度顯著改善 —— 即上調盈利預期的分析師數量減去下調預期的分析師數量 —— 在貿易不確定性持續的背景下提振了投資者情緒,Wilson指出。他重申了對金融和工業板塊的偏好,並指出近期該板塊盈利預期上調幅度較大。「新稅改法案對大型股指數有利,強勁的每股收益修正也是如此,」Wilson在報告中寫道。
在通過今年美聯儲壓力測試後,摩根大通、高盛、美銀等華爾街大行紛紛上調季度派息。由於放鬆了一些標準,上周公布的年度壓力測試結果顯示22家銀行悉數過關。花旗、富國、摩根史坦利等多家大銀行也提高了股息。此外,摩根大通董事會授權回購500億美元股票,摩根史坦利重新授權一項最高達200億美元的多年期股票回購計劃,沒有截止日期。
日本大型製造商信心在6月份意外上升,顯示在美國關稅壓力之下依然具備韌性,這也為日本央行未來幾個月再次加息提供了理由。根據日本央行周二發布的季度短觀調查報告,大型製造商信心指數從3月份的12上升至13,優於經濟學家預估的10;而大型非製造商信心指數從35微降至34,與預估相符。讀數為正表示樂觀者多於悲觀者。大型製造商和非製造商的展望總體持穩。大型製造商信心強於預期,可能支持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在本月底的貨幣政策會議上繼續討論加息議題。該指標已連續四年多保持在正值區間,支持了央行「經濟持續復甦但局部存在疲弱」的判斷。
高盛集團美股盤後漲2.92%,富國銀行漲1.89%,美國銀行漲1.36%,摩根大通漲0.48%,摩根史坦利漲0.40%,花旗集團漲0.38%。銀行業ETF美股盤後漲0.59%,金融業ETF和區域銀行ETF也至少漲0.24%。22家美國大型銀行通過了美聯儲的年度壓力測試,表明它們能夠承受嚴重的經濟衰退,並為增加回購和股東分紅奠定了基礎。測試結果顯示,即使在假設的經濟衰退情景下,這些銀行也能承受超過5500億美元的損失,並保持普通股一級資本充足率高於4.5%的最低要求。
高盛集團美股盤後漲2.92%,富國銀行漲1.89%,美國銀行漲1.36%,摩根大通漲0.48%,摩根史坦利漲0.40%,花旗集團漲0.38%。銀行業ETF美股盤後漲0.59%,金融業ETF和區域銀行ETF也至少漲0.24%。22家美國大型銀行通過了美聯儲的年度壓力測試,表明它們能夠承受嚴重的經濟衰退,並為增加回購和股東分紅奠定了基礎。測試結果顯示,即使在假設的經濟衰退情景下,這些銀行也能承受超過5500億美元的損失,並保持普通股一級資本充足率高於4.5%的最低要求。
在川普的關稅和由此引發的市場混亂之後,澳大利亞最大的養老基金之一、市值1490億澳元(合896億美元)的UniSuper上調了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並計劃削減對美國的敞口。「中期而言,我認為需要做出重大的資產配置決定,」 UniSuper首席投資官John Pearce表示。他說:「像澳大利亞的其他所有基金一樣,我們對美國資產有相當大的敞口,過去幾年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地點,特別是考慮到美國的科技故事。」「但坦率地說,我認為我們已經看到了對美國資產的投資見頂。」Pearce說。「川普對企業來說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