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報告主要是分析滙豐行業內領先競爭企業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主要的分析點包括:
1)滙豐行業重點企業產品分析。包括企業的產品類別、產品檔次、產品技術、主要下游應用行業、產品優勢等。
2)滙豐行業重點企業業務狀況。一般採用BCG矩陣分析方法,通過BCG矩陣分析出滙豐在該企業中屬於哪種業務類型。
3)滙豐行業重點企業財務狀況。分析點主要包括該企業的收入情況、利潤情況、資產負債情況等;同時還包括該企業的發展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
4)滙豐行業重點企業市場占有率分析。主要是調查統計分析各個企業該業務占滙豐行業的收入比重。
5)滙豐行業重點企業競爭力分析。通常採用SWOT分析方法,用來確定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
6)滙豐行業重點企業未來發展戰略/策略分析。包括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規劃、研發動向、競爭策略、投融資方向等進行分析。
滙豐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報告有助於客戶了解競爭對手發展以及認清自身競爭地位。客戶在確立了重要的競爭對手以後,就需要對每一個競爭對手做出儘可能深入、詳細的分析,揭示出每個競爭對手的長遠目標、基本假設、現行戰略和能力,並判斷其行動的基本輪廓,特別是競爭對手對行業變化,以及當受到競爭對手威脅時可能做出的反應。
高盛發表研究報告,指滙豐控股首季業績勝預期該行及市場預期,管理層維持2025財年至2027財年的有形股本回報率指引不變在中雙位數,同時確認2025財年的銀行淨利息收入指引為420億美元,目標成本增長3%。該行上調2025財年至2029財年的每股盈利預測分別4%、5%、4%、2%及1%,將H股目標價由98港元升至101港元,維持「買入」評級。該行現料2025財年至2027財年銀行淨利息收入分別達415億美元、418億美元及431億美元,對公司期內收入預測分別為668億美元、678億美元及704億美元。至於關稅的影響,管理層表示,交易性銀行的企業客戶多採取靜觀其變的態度,整體而言,管理層料收入面臨低單位數下行風險。
滙豐策略師將標普500指數年末目標從6700點下調至5600點,稱關稅和美國經濟增長低於預期將對企業盈利帶來壓力。包括Nicole Inui在內的策略師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預計,在關稅動蕩平息、美聯儲開始放鬆政策,和/或通脹壓力不再積聚之前,市場敘事將在衰退與滯脹之間反覆搖擺」。
高盛發表報告指出,滙豐控股(0005.HK)首季基本稅前盈利為98億美元,高於該行預期的13%,主要是外匯業務及財富管理業務收入所帶動。而集團擬展開最多達3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以及派發第一次股息每股0.1美元,兩者均符合預期。滙豐控股表示,繼續以於2025至2027年3年期間,每年平均有形股本回報率達到約15%為目標。根據最新的模型推算,集團繼續預期2025年的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約達420億美元。集團稱,今年預期信貸損失準備占貸款總額平均值的百分比維持在30至40個基點之間。高盛表示,經考慮上述因素,預期滙豐控股首季業績對股價有溫和正面作用,因此維持「買入」評級,12個月目標價98港元。
滙豐宣布委任陳佩君為環球私人銀行北亞及香港區主管,4月14日起生效。她駐紮香港,向滙豐環球私人銀行亞太區總監嚴樂居,以及滙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主管伍楊玉如匯報。陳佩君於2007年加入德意志銀行,此後在財富管理部門擔任多個高級職位,近期擔任德意志私人銀行北亞區主管。此前,她亦曾任職於花旗私人銀行和星展私人銀行。
摩根大通發表研究報告指,滙豐及渣打年初至今股價分別累升19%及25%,對比同期恆指升幅為約21%,發現投資者愈來愈擔憂美國增長風險對息口走勢的影響,進而影響兩間銀行的盈利前景和估值。該行敏感性測試結果顯示在大幅降息、手續費收入降低以及信貸成本上升的壓力情景下,匯控及渣打2025年的權益稅後回報率可能降至11.6%及8.7%,預期會對股價表現帶來壓力。由於整體回報率更高,摩通預計匯控表現將跑贏渣打和香港本地銀行股,但可能不及國有銀行。摩通將匯控2025至2027手續費及其他收入預測上調2%、4%及4%,淨利潤預測上調2%、2%及3%,目標價從108港元上調至115港元,評級「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