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製造業行業市場規模是通過大量的一手調研和覆蓋主要行業的數據監測(包括目標產品或行業在指定時間內的產量、產值等,具體根據人口數量、人們的需求、年齡分布、地區的貧富度調查)的基礎數據信息,並通過自主研發的多個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估算模型,為客戶提供可靠地市場和細分市場規模數據以及趨勢判斷,協助客戶判斷目標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為市場開發和市場份額估算提供可靠、持續的數據支持。
市場規模不僅僅只是製造業產品在某個範圍內的市場銷售額,也涵蓋了是用戶量規模或者銷售量規模。我們根據製造業所集中的區域、發展的階段、用戶數量進行現有市場的估算;其次,再根據製造業潛在用戶及發展趨勢對未來市場進行估算。最終,可獲知製造業產品市場的總體規模。
在製造業市場規模的測算上,我們主要採用了如下幾種方法
一、源推算法
即將本行業的市場規模追溯到催生本行業的源行業,通過對源行業數據的解讀,推導出製造業行業的數據。
二、強相關數據推算法
所謂強相關,可以理解為兩個行業的產品的銷售有很強的關係,通過與製造業行業強相關行業的分析,印證市場規模數據的準確性。
三、需求推算法
即根據製造業產品的目標客戶的需求出發,來測算目標市場的規模。
四、抽樣分析法
即在總體中通過抽樣法抽取一定的樣本,再根據樣本的情況推斷總體的情況。抽樣方法主要包括:隨機抽樣、分層抽樣、整體抽樣、系統抽樣和滾雪球抽樣等。
五、典型反推法
依據研究團隊對於單個品牌(尤其是龍頭品牌)的銷售額和市場份額的研究,倒推整個行業的規模。
亞洲大多數地區的4月份製造業活動出現萎縮,企業在需求減弱的情況下暫停新訂單,以應對美國總統川普設定的10%基線關稅。根據標普全球周五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導致新訂單下降和產量削減,包括韓國在內的亞洲主要製造業地區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上月大幅下滑。韓國的PMI降至47.5,為2022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企業在4月削減產量並選擇收縮經營,對未來一年的展望轉為負面。在東南亞,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工廠活動也出現萎縮。但菲律賓是個例外,由於即將舉行的地方選舉提振市場情緒,該國4月PMI從前月的49.4回升至53,重返擴張區間。
4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50.4,低於3月0.8個百分點,為近三個月來最低,顯示製造業擴張放緩。(財新)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2025年4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4月份,受前期製造業較快增長形成較高基數疊加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等因素影響,製造業PMI為49.0%,回落至臨界點以下。從重點行業看,高技術製造業PMI為51.5%,明顯高於製造業總體水平,其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位於52.0%及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延續較好發展態勢。裝備製造業、消費品行業和高耗能行業PMI分別為49.6%、49.4%和47.7%,比上月下降2.4、0.6和1.6個百分點,景氣水平不同程度回落。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今天(30日)公布4月份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受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等因素影響,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較上月有所回落,但高技術製造業等相關行業繼續保持擴張,以內銷為主的製造業企業生產經營總體穩定。4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49%,較上月下降1.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