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研究報告是報告大廳在對要從事香港行業或者要進入投資之前,對香港行業的相關因素以及具體的行情進行具體研究、分析、調查以及評估項目的可行性、效果效益等,從而提出建設性意見以及建議對策。為香港行業投資決策者或者是主管總結下研究性報告! 香港研究報告主要是對分析香港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香港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以專業的研究方法幫助客戶深入的了解香港行業最新情況,發現投資價值和投資機會,規避經營風險,提高管理和運營能力。
香港研究報告必須對香港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香港最新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香港研究報告分:香港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研究的內容和假設 、研究的步驟及過程以及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香港研究報告內容的邏輯性是整個研究思路邏輯性的寫照,沒有一個好的研究基礎以及研究渠道方法,是寫不出香港科研報告。
對於香港研究報告內容報告大廳絕對如實地反映客觀情況,一切敘述、說明、推斷、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詞應力求準確。概念表述用科學性用語,避免用常識性用語,以免讀者費解或產生歧義。當然,研究報告的文字我們也努力做到簡單、明了、通順、流暢,既要明白如話,又要把研究的效果準確地、科學地表達出來。通過全面的調查研究以及分析論證某個建設或改造工程、某種科學研究、某項商務活動切實可行而提出的一種書面材料。
總結:香港研究報告主要是通過對香港行業的主要內容和配套條件,如市場調查、資源供應、建設規模、工藝路線、設備選型、環境影響、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從技術 、經濟、工程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並對項目建成以後可能取得的財務、經濟效益及社會影響進行預測,從而提出該香港項目是否值得投資和如何進行建設的諮詢意見,為項目決策提供依據的一種綜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預見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學性的特點。香港研究報告是確定建設項目前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工作,是在香港投資決策之前,對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技術經濟分析論證的科學方法,在投資管理中,香港行業研究報告是指對擬建項目有關的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進行調研、分析比較以及預測建成後的社會經濟效益。
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消息,11月份港元貨幣供應量M2及M3均下跌0.8%,與去年同期比較則分別上升2.3%及2.4%。11月份經季節因素調整的港元貨幣供應量M1下跌1.7%,與去年同期比較則上升1.6%,部分反映投資相關活動。貨幣供應量總額M2及M3於11月份均上升0.3%,與去年同期比較,M2及M3均上升7.3%。
惠理基金髮布2025年市場展望報告稱,由於美國2025年減息步伐仍不確定,預計香港上市股票(尤其是那些對利率敏感的股票)將在短期內受壓,而A股雖然估值較高,但可能較離岸股票更具吸引力。總體而言,內地及香港股票,將在2025年逐步復甦,主要因為盈利在低基數效應下,可能已經見底。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近月多項利好消息加持下,香港樓價持續轉穩,連月錄得升幅,惟碰巧邁向年尾淡季,料較顯著的入市動力及樓價升勢,最快在明年首季有機會出現。展望今年12月份,陳海潮指出,由於實際反映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市況,市場端視候任美國總統川普言論及未來政策方向,加上之後踏入傳統12月的節慶假期淡月,預計樓價料繼續窄幅橫行,按月料持平至升0.5%以內;即第四季樓價料升近0.95%至1.5%左右,而全年樓價最終預計跌約6%至6.5%。至於當明年1月底新春假期氣氛過後,首季內料有小陽春出現,樓市交投及樓價可望再錄升勢。租金指數方面,在經歷第四季的淡市調整後,在專才高才等新香港人接力獲批來港支撐下,2025年租金仍然看俏。
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銀香港)23日援引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數據表示,中銀香港2024年前11個月人民幣清算量達約660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18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預計,2025年內地和香港新股市場表現有望改善。報告認為,隨著內地監管機構繼續以潛在發行人的質量為先、支持科技創新行業,預計2025年A股的新股發行數量及融資規模相較2024年均將穩中有增。港股方面,報告預計,截至今年底,港股全年將有69隻新股融資約876億港元;2025年預計將有80隻新股上市,融資約1300億港元至1500億港元。(國是直通車)
香港新股市場下半年開始活躍,德勤估計,香港今年全年新股集資額達到876億港元,同比增長89%,穩守全球新股融資排行的第四位。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伙人歐振興估計,明年香港市場預計會迎來80隻新股,融資1300至1500億港元,直言香港絕對有能力爭取打入三甲。歐振興估計,明年香港至少有5隻集資規模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以上的新股,當中不少於3隻預計是A股公司,亦預計有來自消費及金融的企業。至於集資規模50億港元的新股預計有5隻。
香港特區政府10月28日發布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據,2024年9月香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升幅,分別上升4.7%和1.4%。繼2024年8月錄得6.4%的按年升幅後,2024年9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981億港元,同比上升4.7%。同時,繼2024年8月錄得7.9%的按年升幅後,2024年9月商品進口貨值為4513億港元,同比上升1.4%。
彭博行業研究指出,香港私人財富資產管理規模可能在六年內接近翻一番,達到2.3萬億美元;料將超越瑞士,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
瑞銀髮表報告指出,瑞銀證據實驗室(UBS Evidence Lab)於8月4日至9月4日期間,就中國住房調查中訪問2500名內地消費者,結果顯示隨著香港印花稅的取消,29 %受訪者表示有興趣來港置業,當中18%受訪者指未來兩年計劃入市,而香港仍是內地以外的置業首選目的地。該行認為,內地客買港樓意欲進一步提升,對香港樓市正面,特別是新樓銷售方面,而他們移民香港的意向,亦支持該行對香港未來人口增長的正面看法,從而為住宅租金帶來結構性的上升趨勢(料2024至2030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5%)。加上進一步下調按揭利率,該行預期香港樓價將於明年回升,由原預期持平,調整至增長5%。而在預算方面,受訪者表示目標買入低於800萬元人民幣的港樓。在該行所覆蓋的股份中,該行偏好發展商股多於收租股,並看好恒基地產、嘉里建設、信和置業及新鴻基地產。
大華銀行大中華區環球金融主管李國基表示,雖然今年下半年香港的經濟展望充滿挑戰,但該行仍將今年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由2.9%上調至3.1%。考慮到未來兩個季度接連增長溫和,預期下半年本地生產總值將同比增長3.2%。然而,目前預期2025年的增長率將由之前預測的2.5%大幅放緩至2%。他預計短期內通脹將較為溫和。隨著成熟市場的通脹下行,外部價格壓力或會有所緩解,但港元走弱將導致進口成本增加。本地方面,租金前景欠佳將令營商成本升幅受到限制。該行將今年總體通脹預測維持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