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業供需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是:
1)石油行業產能/產量分析。是指統計分析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可生產出的商品總量以及已生產出的商品總量;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石油行業產能/產量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等)。
2)石油行業進出口分析。是指統計分析同上時期內石油行業進出口量、進出口結構、以及進出口價格走勢分析。
3)石油行業庫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石油行業供給分析。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5)石油行業需求分析。是指統計分析上述時期內下游市場對石油行業商品的需求總量分析;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下遊行業需求規模、需求結構以及需求總量的區域結構等。
6)石油行業供給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價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產技術、政府政策以及下遊行業發展等。
7)石油行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變、個人喜好的改變、借貸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轉變、人口數量和結構、對將來的預期、教育程度的改變等。
石油行業供需分析報告是基於經濟學中有關供需關係理論為基礎的分析成果。石油行業市場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石油行業市場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購買,並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顯示的是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升降,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商品的數量。
歐佩克周二上調對明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預估,同時下調對美國和歐佩克+集團以外產油國的供應增長預估,表明市場前景趨緊。歐佩克月報認為,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138萬桶/日,比之前預估提高了10萬桶/日。對於今年的預估則保持不變。歐佩克表示,《合作宣言》以外國家的石油供應在2026年將增加約63萬桶/日,較上月預測的73萬桶/日下修。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長以及非歐佩克+產油國供應增長減弱的前景下,歐佩克+將會更容易實施其計劃,從而在多年減產以支撐市場之後,可以通過增產重奪市場份額。報告還顯示,7月歐佩克+進一步增產,將原油產量提高了33.5萬桶/日,因今年決定增加產量配額。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25年7月末CCPI-原油價差約294,處於2012年以來30%以下分位數,全球宏觀局勢延續博弈致油價高位波動,且下游多數化工品進入需求淡季,致化工品價差有所回落。7月提價產品主要系供給量收縮和前期去庫較好的品種,我們認為近年來行業盈利已處底部,且在政策引導下,供給側有望加快調整,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中長期而言,伴隨歐美高能耗裝置退出、亞非拉地區經濟增長等需求增量驅動下,出海/出口成為國內化工行業的重要增長引擎;25上半年供給端行業資本開支同比增速自21年初以來首次轉負,供給側加快調整下25H2或迎復甦起點,成本減壓及需求改善的下游環節或率先復甦。
伊拉克聯邦石油部長阿卜杜勒·加尼部長表示,伊拉克聯邦政府與庫爾德地區已達成協議,該半自治地區將開始向伊拉克國家石油營銷公司SOMO移交原油用於出口。庫爾德斯坦石油出口自2023年3月因出口授權爭議中斷後,迄今已停滯近兩年半。儘管近月談判取得某些突破,分歧仍持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