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報告標籤 >> 2025年資產供需分析

2025年資產供需分析

中國報告大廳 (www.chinabgao.com) 字號:T|T

  資產行業供需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是:
  1)資產行業產能/產量分析。是指統計分析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可生產出的商品總量以及已生產出的商品總量;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資產行業產能/產量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等)。
  2)資產行業進出口分析。是指統計分析同上時期內資產行業進出口量、進出口結構、以及進出口價格走勢分析。
  3)資產行業庫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資產行業供給分析。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5)資產行業需求分析。是指統計分析上述時期內下游市場對資產行業商品的需求總量分析;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下遊行業需求規模、需求結構以及需求總量的區域結構等。
  6)資產行業供給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價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產技術、政府政策以及下遊行業發展等。
  7)資產行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變、個人喜好的改變、借貸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轉變、人口數量和結構、對將來的預期、教育程度的改變等。

  資產行業供需分析報告是基於經濟學中有關供需關係理論為基礎的分析成果。資產行業市場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資產行業市場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購買,並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顯示的是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升降,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商品的數量。

延伸閱讀

華泰證券:建議關注資產負債匹配較好,有增長韌性的保險公司(20250403/08:13)

華泰證券研報分析稱,2024年上市保險公司利潤高增長,而淨資產增速相對較慢(甚至負增長),反映出利潤和淨資產不同步的問題。在新會計準則下,利潤對股市波動較為敏感,而淨資產受債市影響更多,二者走勢在一定條件下會嚴重分化。同時,保險公司2024年新業務價值(NBV)強勁增長,可比口徑下增速最高接近130%,主要由NBV利潤率提升驅動,新單保費基本停止增長。2024年報中,各保險公司再次下調投資收益率和風險貼現率假設,對NBV和內含價值產生負面影響。我們認為淨資產的重要性在上升,建議關注資產負債匹配較好,有增長韌性的保險公司。

海通證券荀玉根:類比20年前,重估中國資產的現實基礎(20250331/20:15)

海通證券研報指出,近期東升西降、重估中國資產的論調多,回顧歷史可見,自勝者強,重估中國資產的基礎是基本面改善。2000年代城鎮化+WTO的內外需拉動,加上中國人口紅利,中國製造崛起,實現新舊動能轉換,股市和房市迎來重估。AI浪潮讓中國再次迎來機遇,中國智制代表的新經濟望逐漸超越地產鏈代表的老經濟,目前新舊動能對比類似2000-03年。

中信證券:大類資產配置仍將以資本中介業務為主要配置方向(20250327/21:03)

中信證券舉辦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談及2025年的大類資產配置策略,中信證券管理層表示,近期也看到了中國資產在全球大類資產中表現十分亮眼,資本市場交易活躍度明顯提升,國際資金流動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跡象。在此背景下,中信證券將努力抓住市場機會,加大客戶市場開發和業務投入。大類資產配置仍將以客戶市場需求為主,以固定收益、股權、衍生品、融資類等資本中介業務為主要的配置方向,繼續做好跨境客戶投融資交易服務和相關的衍生服務,助力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人壽副總裁:去年權益資產配置淨加倉超千億元,預計今年A股市場運行中樞有所上行(20250327/18:56)

3月27日,中國人壽副總裁劉暉在該公司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人壽一直以來持續做好中長期資金的投資工作,著眼長遠開展權益資產的投資布局,通過股票、公募基金、私募證券基金等多種形式來提升權益資產配置組合。中國人壽的權益配置規模近年來一直在增長,僅僅在2024年,全年就淨加倉超過了1000億元,權益投資收益也取得了很好的增長,可以說實現了提升收益與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的雙贏。在她看來,2025年,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有望進一步地鞏固和增強,預計債券市場利率將從去年的單邊下行轉為今年的雙向波動,A股市場的運行中樞有所上行,但受益於政策支持和流動性充裕,估值仍有回升修復的空間,對於2025年的權益市場保持樂觀。(澎湃新聞)

海外中國資產指數基金熱度升溫 中國股市「磁力十足」(20250327/09:54)

3月17日到3月23日,海外多隻追蹤A股和H股的指數基金都獲得了較大規模的資金淨流入,超過其他新興市場指數基金,位居首位,外資對中國股市的熱情顯著回暖。美國上市的、追蹤新興市場的指數基金,共計有超8億美元資金淨流入。其中,淨流入追蹤A股及港股市場指數基金的資金量達到5.71億美元,位居新興市場的首位。值得關注的是,德銀一隻追蹤滬深300的指數基金,上周就有2.39億美元資金淨流入,這也是2024年10月以來,這隻基金單周資金淨流入的新高。除了經濟回升向好,專家表示,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也是全球資金流入中國的重要原因。(央視新聞)

中信建投證券陳果:核心資產中會出現分化性機會(20250325/21:46)

3月25日晚間,金牛分析師、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表示,核心資產絕對收益確定性較高,會比較有機會,因為經濟正在走向復甦。在經濟復甦的過程中,剛開始核心資產會出現分化,核心資產中一些行業會率先出現景氣度改善,那麼它估值修復的空間可能更大。從配置上來講,對於核心資產的關注可以逐漸增加。目前來看科技還是主線,核心資產中會開始出現一些分化性機會。(中證報)

國金證券官宣:尹睿哲出任首席資產配置官、常務副所長、固收首席(20250325/12:00)

3月24日晚間,國金證券官宣,原國投證券研究中心總經理助理、固收首席尹睿哲已正式加盟國金證券,出任國金證券首席資產配置官、常務副所長、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尹睿哲發表感言道:「2025年的春天,是我和團隊的新起點,我們正式加入國金證券,開啟嶄新的職業生涯篇章。」記者觀察到,2024年以來,原財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夏昌盛、原招商證券研究所消費團隊聯席負責人趙中平、原民生證券所長助理李陽等新財富團隊陸續加盟國金證券;同時,原民生證券副所長、銷售總監馮誠於2024年下半年加盟,機構銷售團隊得到進一步增強。另外,就在今年3月初,國金證券才收穫一員大將,原天風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宋雪濤轉會國金證券,任職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資產熱門推薦

定製需求

姓名:
郵箱:
手機或電話:
備註: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