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在2025年3月達到50.5%,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與此同時,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升至50.8%和51.4%,顯示我國經濟整體擴張步伐加快。製造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在產需回暖、中小企業改善等多方面釋放積極信號,成為支撐當前經濟穩中向好的關鍵力量。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製造業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5%,延續了2月以來的回升態勢。從細分指標看,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達到52.6%和51.8%,環比均實現增長,表明企業生產活動加速擴張,市場需求景氣度持續改善。其中,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和消費品行業PMI分別為52.0%、52.3%和50.0%,較上月提升顯著,成為拉動製造業整體回暖的核心引擎。
大型企業PMI為51.2%,雖環比下降1.3個百分點但仍處擴張區間;中型企業PMI回升至49.9%,小型企業PMI大幅增長3.3%至49.6%,顯示中小企業經營壓力有所緩解。值得注意的是,小微企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達到50.8%和49.8%,接近臨界點,反映出政策支持下製造業內部結構正趨向均衡發展。
在原材料庫存指數回升至47.2%的同時,從業人員指數降至48.2%,表明企業補庫意願增強但用工景氣度承壓。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維持50.3%的擴張水平,物流效率提升助力生產端提速。價格方面,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49.8%和47.9%,顯示製造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
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達到50.8%,其中建築業和服務業分別以53.4%和50.3%的增速推動整體擴張。金融業(如貨幣金融服務)、信息傳輸業等現代服務業表現強勁,而餐飲、文化娛樂等行業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短期放緩。綜合PMI產出指數升至51.4%,製造業生產指數與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的協同提升,為全年經濟持續復甦奠定基礎。
儘管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微降至53.8%,但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等高端製造領域預期指數仍超過60%,顯示企業對高附加值產業前景充滿信心。建築業新訂單指數雖小幅回落,但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升至55.3%的高位,預示基建投資將為製造業產業鏈提供持續動能。
總結來看,2025年一季度我國製造業運行呈現企穩回升態勢,產需兩端協同擴張、中小企業活力提升、重點行業表現突出成為主要特徵。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釋放和技術升級持續推進,製造業有望在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發揮更大作用,同時仍需關注成本傳導壓力和就業結構性矛盾等潛在挑戰。當前PMI數據不僅印證了經濟復甦的韌性,更為全年高質量發展注入信心與動力。
更多製造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製造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