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汽車產業持續震盪中,歐洲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調整。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在2024年以127億歐元的進口額成為歐盟汽車最大供應國,而歐盟對華出口達145億歐元維持順差地位。這一現象折射出國際供應鏈重組與價格波動交織的新態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數據顯示,中國取代傳統汽車供應國躍居歐盟第一大汽車進口來源地。過去五年間,歐盟自中國進口的汽車貿易額從7.3億歐元飆升至127億歐元,增幅高達1591.3%。這一增長不僅反映中國新能源車出口動能強勁,也凸顯歐洲市場對中國產中高端車型需求的快速攀升。
儘管面臨供應鏈壓力,2024年歐盟仍保持893億歐元的汽車貿易順差。全年出口540萬輛汽車(同比下降13.2%),但出口總額達1652億歐元,較2019年增長17.7%;進口400萬輛汽車(減少3.0%)卻花費759億歐元,金額增長20.0%。這種"量減價增"的反差,直接印證了全球汽車產業向高附加值轉型的趨勢。
在出口端,美國(389億歐元)和英國(343億歐元)仍是歐盟汽車的最大買家,但土耳其以364.1%的增長成為新興亮點。值得注意的是,對華出口額雖達145億歐元位列第三,卻較2019年下降22.3%,顯示歐洲車企在高端市場面臨中國品牌的激烈競爭。
進口方面,日本(123億歐元)與英國(110億歐元)緊隨中國之後。歐盟從英國的汽車進口量五年間減少17.1%,而土耳其憑藉地理優勢和成本競爭力,在歐進口來源中排名第四。這種區域格局的變化,折射出歐洲車企正通過多元化供應鏈應對地緣政治風險。
總結:
2024年歐盟汽車產業呈現"逆流並行"態勢——傳統出口市場承壓與新興進口力量崛起同時發生。中國作為汽車貿易雙循環的關鍵節點,在進口端實現爆發式增長的同時,仍未能撼動歐洲車企對高端市場的控制力。隨著新能源技術疊代加速和地緣經濟重構,未來歐盟在保持產業競爭力方面將面臨更複雜的平衡挑戰。全球汽車產業的洗牌仍在持續,而價格波動與供應鏈韌性將成為決定市場格局的核心變量。
更多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