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據權威數據顯示,我國獸藥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突破600億元,其中生物製品領域因政策支持和技術疊代迎來高速增長。在此背景下,某國內頭部獸用生物製品企業日前宣布取得重要研發進展,為行業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獸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該企業子公司聯合研製的牛產氣莢膜梭菌病(A型)滅活疫苗已通過農業農村部新獸藥註冊審批。這款疫苗針對A型產氣莢膜梭菌引發的牛猝死症,免疫保護期在首免後21日即可生效,持續時長可達二免後的4個月。該產品填補了我國在牛A型產氣莢膜梭菌病防控領域的空白,與國家"減抗替抗"政策高度契合。研發過程中累計投入約1000萬元資金,並已完成關鍵性註冊流程。
作為深耕獸用生物製品領域近三十年的龍頭企業,該企業通過旗下23家參股公司構建起完整的產業鏈條。其研發體系覆蓋疫苗、診斷試劑及新型抗菌藥物等領域,在研項目儲備充足。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近三年營業收入出現波動(20212023年分別為17.76億、15.29億和15.98億元),但企業仍保持高強度研發投入,近三年歸母淨利潤呈現先抑後揚態勢(從3.82億降至2.11億後回升至2.84億元)。
當前行業面臨多重挑戰:一方面需應對動物疫病複雜化趨勢,另一方面要滿足環保政策對傳統抗生素的限制要求。該企業資產負債率近三年穩步提升(從15.8%升至17.72%),反映出其在產能擴張和技術升級上的持續投入。通過此次新獸藥認證,企業在畜用疫苗細分市場建立起技術壁壘,為後續產品矩陣優化奠定基礎。
行業展望與總結
該新型獸藥的獲批不僅標誌著我國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取得突破性進展,更體現了獸藥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隨著"減抗行動方案"深入推進和畜牧業規模化程度提高,具備核心研發能力和全產業鏈優勢的企業將持續受益。未來五年內,精準防疫、綠色獸藥等方向或將成為行業增長新引擎,推動我國從獸藥大國向技術強國邁進。
更多獸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獸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