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通過強化政策支持、優化資源配置、推進技術創新等舉措,在婦幼健康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隨著2025年臨近,中國正以更系統化的策略布局未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為全球母嬰健康保障提供「中國方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健康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我國已構建起覆蓋全國的婦幼健康服務網絡,形成以3491家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和3221個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為核心的應急體系。截至2024年,全國共有3081家婦幼保健機構、162家兒童醫院及超過37.3萬婦產科醫師、23.4萬兒科醫師參與服務供給,每千名兒童床位數達2.55張,較2015年提升0.62。通過優化「健康服務」資源配置,基層醫療機構與大中型醫院形成協作網絡,顯著提升了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在出生缺陷防控方面,神經管缺陷等5種致殘性疾病發生率較五年前降低21%,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均下降超30%。針對重點疾病的「健康服務」創新不斷推進:全國95.1%的06歲兒童完成眼保健檢查,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較2018年下降1.7個百分點。兩癌篩查項目累計覆蓋宮頸癌篩查2.8億人次、乳腺癌篩查1.9億人次,HPV疫苗接種規模持續擴大,已有15個省份將適齡女孩免費接種納入民生工程,惠及400萬人/年。
我國正通過對外援助和技術輸出推動國際婦幼健康公平發展。截至2024年,在非洲和東南亞地區開展的中馬人工授精技術合作、南蘇丹宮頸疾病篩查中心建設等項目已惠及數萬民眾,援外醫療隊117名婦兒專科醫生全年接生新生兒6.38萬人次。尤其在消除母嬰傳播領域,全國愛滋病母嬰傳播率降至1.3%,9個省份提前實現世衛組織目標,相關經驗正通過「一帶一路」健康服務合作機制向全球推廣。
總結來看,中國以數據為支撐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在降低死亡率、防控出生缺陷、推動技術下沉等方面形成可複製模式。隨著2025年臨近,我國將持續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科技賦能,並通過深化國際協作擴大「健康服務」輻射範圍,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
更多健康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健康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