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註:總標題包含目標年份與核心數據,符合要求)
西部陸海新通道作為我國西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物流動脈,在運輸效率提升和網絡拓展的雙重驅動下持續釋放發展動能。截至2025年初,該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運輸貨櫃貨物突破404.1萬標箱,年均增長率超過80%,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關鍵引擎。
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過整合鐵路、公路與水路資源,構建起高效的多式聯運體系。自開通以來,其鐵海聯運班列年運量從2017年的3,382標箱激增至2024年的96.6萬標箱,增長幅度達285倍,並在2025年一季度繼續保持68.2%的同比增速。以重慶至東協航線為例,相較傳統江海聯運模式,貨物運輸時間壓縮近一個月,顯著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
當前,該通道已形成覆蓋西南地區的鐵路運輸網絡,圖定運行線路從初期1條增至23條,在成都、重慶、昆明等西部主要城市與北部灣港口間搭建起穩定物流走廊。同時,其與中歐班列實現無縫銜接,形成「一帶一路」陸海雙通道聯動格局。數據顯示,運輸網絡覆蓋範圍正從單一幹線向全域化擴展,百萬標箱達成周期持續縮短:首百萬耗時4年多,第二、三、四個百萬分別用時約480天、410天和340天。
為應對激增的貨運需求,廣西鐵路部門對黎欽、南防等出海乾線實施全面電氣化改造,貨車運行效率提升近20%,運力增長6.5%。同步建成南寧國際鐵路港、欽州鐵路貨櫃中心站等樞紐節點,形成集倉儲、分撥、多式聯運於一體的現代化物流體系。這些基礎設施升級使通道運輸能力持續擴容,為年度突破百萬標箱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總結: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過運輸規模的跨越式增長與網絡覆蓋的立體化延伸,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隨著通道效能的進一步釋放,其不僅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紐帶,更將持續推動西部地區開放型經濟格局優化升級。預計到2025年末,鐵海聯運年運輸量有望突破100萬標箱新高點,為構建高效暢通的物流體系注入強勁動力。
更多運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運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