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智能運輸技術正逐步融入現代物流體系。近日,廣州黃埔綜合保稅區成功啟動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標誌著保稅區物流效率邁上新台階。這一創新模式不僅縮短了貨物運輸時間,還為低空經濟的商業化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運輸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黃埔海關的全程定位監控下,一架裝載保稅貨物的無人機僅用30分鐘便完成了從區外企業到區內的貨物運輸及通關全流程。此次試飛中,無人機從黃埔綜保區外的一家加工貿易企業起飛,降落在區內無人機查驗專屬起降台,自動與海關完成驗放數據交互後,繼續飛抵13公里外的企業物流園。這一高效運輸模式為低空物流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
此前,黃埔綜保區已實現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無人機配送的「單向出區」監管。而此次改革進一步打通了無人機運輸「進區」監管鏈條,對無人機「運貨進區、區內停留、復運出區」實現全流程智能監管。這一創新填補了低空物流雙向監管的空白,為保稅區物流管理提供了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黃埔海關低空物流管控平台在此次試飛中發揮了核心作用。該平台可對備案無人機從飛起到降落的全程進行精準定位,自動採集無人機通關數據,並與綜保區管理、保稅監管等系統數據對接。通過這一平台,海關實現了自動驗放無人機進出區、自動對碰風險布控信息,同時具備物流軌跡監控、風險預警提示、業務數據統計等功能,真正實現了全流程嵌入式聯網監管。
據相關企業負責人介紹,保稅料件無人機運輸工作預計全年進出區貨值可達1.5億元。未來,低空經濟領域的創新探索將持續深化,無人駕駛載人飛行、跨境商品無人直達配送等多元應用場景將不斷拓展。通過軟硬體平台建設、政策推動、招商引資等多方面努力,區域低空經濟產業鏈將得到進一步強化和完善。
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的啟動,不僅提升了保稅區物流效率,也為低空經濟的商業化應用注入了新動能。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低空物流將在未來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更多運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運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