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耐火材料行業在全球經濟結構調整和綠色發展的背景下,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河南省作為我國耐火材料的重要產區,其行業規模和市場表現備受關注。耐火材料作為高溫工藝裝備的關鍵材料,廣泛應用於多個行業,其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問題亟待解決。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在產量規模、產品品種和清潔生產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但在減污降碳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本文通過對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的深入分析,探討其面臨的形勢及對策建議,旨在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在產量規模和產品品種上取得了顯著成就,同時在碳排放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耐火材料行業布局現狀
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已形成以鄭州為中心,洛陽、許昌、安陽、濮陽等地為主要產區的產業集群,涵蓋各類定形和不定形耐火材料,廣泛應用於多個行業。2023年,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工業總產值達到326億元,產量約800萬噸,現有企業約145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超過800家。儘管耐火材料製造業占比達到95%,但新型耐火材料研發、窯爐設計、耐高溫裝備設計等研發及設計服務業數量極少,目前河南省內僅有不足20家相關單位。
(二)耐火材料行業碳排放現狀
耐火材料市場規模分析指出耐火材料行業碳排放主要來源於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包括天然氣、電力和焦炭等。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天然氣、淨購入電力消費量和焦炭消耗量分別為3.2億立方米、10.1億千瓦時和279噸。根據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排放因子數據和相關核算方法,估算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CO2直接和間接排放量約為147萬噸。2023年,鄭州市CO2排放量最大,約為81萬噸,其次為洛陽市,CO2排放量約24萬噸。
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2023年,SO2、NOx、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排放量分別為504噸、1375噸、119噸和42噸。鄭州市、三門峽市和南陽市是SO2和NOx排放量較大的城市,而顆粒物排放量較大的城市集中在鄭州、洛陽和焦作。河南省耐火材料企業執行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為地方標準《河南省耐火材料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41/2166-2021),企業主要採用濕法脫硫、半干法脫硫和干法脫硫等脫硫技術,以及SNCR、SCR、SNCR/SCR聯合法等脫硝工藝。
儘管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在產量和產品種類上取得了顯著進步,但在減污降碳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
(一)產能過剩且集中度低
耐火材料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技術附加值低的普通耐火材料和高端耐火材料製品均供大於求。產能過剩導致企業間無序競爭,市場秩序混亂,利潤空間小,創新研發基礎薄弱。河南省耐火材料企業總體布局較為分散,除鄭州市外,其他城市尚未形成規模化、集聚化的發展態勢,行業整體呈現「小、多、散」的特徵,難以發揮產業規模效應。
(二)綠色低碳引領企業占比不高
儘管河南省出台了耐火材料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地方標準,推進污染物達標排放或超低排放改造,但綠色低碳引領企業占比仍然較低。耐火材料行業的綠色化改造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投入,許多中小企業由於資金有限,難以承擔改造成本。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協會發布的《耐火材料單位產品碳排放限額》團體標準為行業提供了明確的碳排放控制目標,但全面強制推行該標準仍面臨諸多挑戰。
(三)大氣污染治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生態環境部正在制定的《耐火材料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預計2025年實施,新標準將進一步加嚴耐火材料企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提標改造仍有很大空間,部分企業穩定達標存在一定風險。鄭州市參與績效分級評定A、B級和績效引領性耐火材料企業僅占約10%,占比較低,主要原因在於企業裝備水平參差不齊、環保理念不同、缺乏有效技術指導等。
為適應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新發展要求,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應繼續協同推進減污降碳,採取以下措施。
(一)化解過剩產能與優化布局
積極化解耐火材料行業過剩產能,加快退出低端低效產能,鼓勵發展高端和新型耐火材料。推動產業布局優化,實施城市建成區耐火材料企業退城入園和敏感區域耐火材料企業優化布局,強化產業集群建設,提升區域內企業的協同創新能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耐火材料產業集群。
(二)探索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
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明確耐火材料企業產品碳足跡的核算規則和標準,制定適合本省耐火材料行業的具體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碳足跡核算和管理,對達到碳排放限額標準的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和獎勵。探索開展產品碳標識認證工作,向市場傳遞產品的低碳信息,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
(三)推進大氣污染深度治理
加強對企業的環保監管,確保企業達標排放。推進耐火材料企業的源頭控制、過程管理和末端治理,鼓勵使用清潔能源和高效除塵工藝。持續推進耐火材料行業績效分級引領,以績效評級帶動企業污染治理水平提升,實施資金補助,激勵企業積極參與績效分級評定。
(四)推動技術研發與創新
推廣綠色製造工藝,實施綠色設計,研發低能耗、長壽命的綠色耐火材料。支持企業採用新型節能技術,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動耐火材料行業碳捕集與封存(CCUS)技術研發和應用,探索在大型企業試點CCUS技術。引導耐火材料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共同開展研究開發和成果應用推廣活動。
(五)強化減污降碳政策機制
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企業開展節能減碳改造和綠色低碳技術研發。規範企業綠色化管理水平,加快推動實施「耐火材料單位產品碳排放限額」等標準,積極對接執行《耐火材料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健全價格和財稅政策,鼓勵耐火材料企業實施全工序、全流程、全時段超低排放改造,引導行業加速低碳轉型。
四、總結
綜上所述,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在2025年面臨著減污降碳的重大挑戰。通過化解過剩產能、優化產業布局、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推進大氣污染深度治理、推動技術研發與創新以及強化政策機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未來,河南省應繼續加強政策引導和技術支持,推動耐火材料行業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更多耐火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耐火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